14年抗战,赤胆忠心;80载历程,无言见证……

作者:新华社 2025-04-17 2205

       白山黑水埋忠骨,林海雪原铸英魂。

  八十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位于哈尔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大城市建立的第一座革命纪念馆,陈列的一件件珍贵馆藏,无声讲述着那段长达十四年的浴血奋战史。

  (1)

  东北烈士纪念馆院内

  静立着一辆旧式有轨电车

  凝固的时光里

  犹闻汽笛回荡

14年抗战,赤胆忠心;80载历程,无言见证……

  1933年4月

  面对伪满暴行

  哈尔滨电车发出革命强音

  为工人谋出路

  为抗日鼓与呼

  作为共产党派到哈尔滨的革命火种

  赵一曼带领工人张贴标语、举行罢工

  将抗日火种播撒在街头巷尾

  1935年受伤被俘后

  钢针、烙铁未能摧毁她的信念

  在被送往刑场的列车上

  她留下绝笔家书

14年抗战,赤胆忠心;80载历程,无言见证……

  爱与歉疚

  理想与信仰

  字字穿透时空

  31岁的生命

  定格成永恒丰碑

  (2)

  “小小的‘满洲国’

  大大的赵尚志”

  作为东北抗联将领

  赵尚志的名字

  令敌人闻风丧胆

  “争自由,誓抗战

  效马援,裹尸还

  看拼斗疆场,军威赫显……”

  他率领抗联部队

  爬冰卧雪、风餐露宿

  打破日伪军的“讨伐”和“清剿”

  这支锈迹斑驳的手枪

  见证着抗联将领的赫赫威名

14年抗战,赤胆忠心;80载历程,无言见证……

  1942年遭叛徒出卖时

  年仅34岁的他

  中弹后仍持枪战斗

  枪身上的斑驳

  恰似林海雪原的岁月留痕

  (3)

  一件毛哔叽料大衫

  带着几块补丁

  属于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1929年北上开展地下工作的杨靖宇

  省吃俭用、接济同志

  宣传政策、发动群众

  自己的日子过得贫寒

  1931年到1933年

  哈尔滨的街巷留下他奔波的身影

  穿梭在日伪统治下的危险地带

14年抗战,赤胆忠心;80载历程,无言见证……

  寒冬夜里

  薄褥裂口透风

  经费告急时

  他当掉衣褥筹措资金

  1940年在对敌作战中壮烈牺牲

  时年35岁

  大衫尚在

  英雄长逝

  (4)

  这条浸染着热血的长裤

  记录了李兆麟将军生命的最后时刻

14年抗战,赤胆忠心;80载历程,无言见证……

  1945年抗战胜利 国家前途未卜

  他转战哈尔滨继续奋斗

  为实现和平四处奔走

  1946年3月9日

  水道街9号寓所内

  毒茶与匕首的伏击

  将这位东北抗联名将的生命

  定格在36岁

  (5)

  黑龙江省桦川县的冷云

  自幼聪慧

  1931年考入当地女子师范学校

  接受进步思想

  毕业后

  她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用盖着自己红色名章的图画教材

  播种抗日思想

14年抗战,赤胆忠心;80载历程,无言见证……

  1938年乌斯浑河畔

  23岁的她与七位女战士挽臂投江

  “八女投江”的壮歌至今回响

  ……

  白山黑水间

  热血铸忠魂

  据不完全统计

  东北抗联共牺牲

  师级以上指挥员100余人

  他们用血肉之躯、铮铮铁骨

  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当我们凝视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

  耳畔金戈回响

  掌心薪火承传

  那不灭的星辰辉光

  自历史深处涌来

  正照亮复兴之路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