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东方红卫星上天是对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国斗争极大支持:历史巨变的标志?
李克勤(jixuie)题记:两弹一星,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为标志完成,这是一个由器而道(由实践到认识),由道而器(认识回到实践),道器变通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标志着历史新的历史局面的开启,这就是物质层面(器层面)的历史巨变,更是精神层面(道层面)的历史巨变。
1970年对于中国来说,是社会主义建设整体上突破的一年,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由器而道,由道而器,有了靠谱的道器变通之基,为下一个阶段的道器变通之变能够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时候我们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了,这不仅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大干快上社会主义的热情,也极大鼓舞了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抗美救国斗争。
这其中有个对国际形势的判断问题,毛主席领导我们作出了符合历史规律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从事实上讲,我们认为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各国人民务必要做好准备,这叫有备无患的底线思维,这是相当于构筑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即靠谱的道器变通之基;同时,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出发,从历史发展趋势看,世界人民是要革命的,革谁的命?革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命,革霸权主义的命,这叫“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全可以这么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升空,标志着一个历史巨变的到来。此后一系列国际性的道器变通之变,的的确确发生了。尤其是对于像尼克松这样的人的变化,是带有转折性质的。
请注意,避免战争,消灭战争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怕战争,敢于用人民战争对付非正义的战争。1970年毛主席领导的一场包括印度支那人民在内的国际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文仗和武仗),到了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就为最后胜利增加了一个保障,后来美国果然从印度支那撤军,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国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在1970年4月24日晚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是一个标志,除了标志“两弹一星”工程圆满完成以外,还标志着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东方红》乐曲在浩瀚太空奏响,这是时代的声音。东方红的寓意那就太深了,其中有一条不可忽视,那就是红色中国的宇宙观......
就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的第二天,4月25日周总理参加由越南、越南南方、老挝、柬埔寨领导人召开的“三国四方”会议他在会上自豪地宣布:“为了庆祝你们这次会议的成功,我献来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就是:昨天晚上我们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当时会场立即沸腾了。
本文要点如下:
1.1970年美帝国主义在印度支那最后疯狂;
2.东方红一号卫星:历史性转折的标志;
3.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毛主席领导我们文仗武仗双管齐下,战无不胜。
01
1970年美帝国主义在印度支那最后疯狂:
气数已尽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
【一切反动势力在他们行将灭亡的时候,总是要进行垂死挣扎的。他们必然要采取军事冒险和政治欺骗的种种手段,来挽救自己的灭亡。而革命人民在取得最后胜利之前,也必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但是,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革命人民的前进。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毛主席说的这个“时候”,其实早已经到来,只不过到了1970年更加明显而已。为了让各界人士认识得更加清楚,毛主席又发表了著名的《5·20声明》,毕竟尼克松这个人还算是比较明智的,他此后“新的战争冒险”行动没有进一步扩大,相反还是沿着他1967年10月,在《外交》杂志发表的题为《越战之后的亚洲》一文里的思路,积极地往前推进。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毛主席及时给尼克松及其政府“棒喝”,至少尼克松本人会头脑发热而放弃他在竞选总统时的明智选择,那他就不会有后来在改善中美关系上的举措,那他也就不可能有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1972年访问中国与毛主席会见了!
从这个角度看,尼克松政府悍然发动对柬埔寨的武装侵略,就是美帝国主义在印度支那的最后疯狂。
事实证明,在这个最后疯狂之后,美国在这个区域体面撤军了——这不就是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吗?
背景资料介绍(仅供参考)
《祝贺印度支那三国抗美救国战争取得胜利》
〔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二月〕
*这是毛泽东同志祝贺印度支那三国抗美救国战争〔1〕取得胜利的电报
〔一〕毛泽东主席等祝贺柬埔寨民族解放人民武装力量完全解放金边的电报〔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七日〕
柬埔寨国家元首
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主席
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
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中央政治局主席
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首相
宾努亲王,
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副首相兼国防大臣
民族解放人民武装力量总司令
乔拉潘先生阁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七日于北京
〔二〕毛泽东主席等祝贺越南南方军民彻底摧毁南越傀儡政权解放西贡的电报
〔一九七五年四月三十日〕
西贡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阮友寿阁下,
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主席黄晋发阁下,
河内
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孙德胜同志,
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笋同志,
越南民主共和国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长征同志,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总理范文同同志: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一九七五年四月三十日于北京
〔三〕毛泽东主席等祝贺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的电报〔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五日〕
万象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
老挝最高人民议会主席
苏发努冯阁下,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总理
凯山·丰威汉阁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注释
补充说明:越南共产党曾经用名——越南劳动党。
02
东方红一号卫星:历史巨变的标志
什么叫转折?
简单讲,就如同一个人开车走错了方向,发现问题后折返。这个折返就是转折。
什么叫历史转折?
改变历史的转折。如遵义会议前后我党我军发生了转折,思维方式与行动方式的转变。
什么叫历史转折的标志?
遵义会议,这个历史事件,就是历史转折的标志。也许此前这个历史转变开始酝酿,甚至已经发生,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这个标志主要指的是器层面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而这个现象背后的道无疑对于这个“标志”的产生具有决定意义——那是道器变通之根。
有了那个标志,那么下一步的道器变通之变,就有了(多了一个)道器变通之基。因此,历史转折的标志十分重要。从新闻舆论角度上讲,这样的标志就是新闻焦点、热点。
历史巨变,在道层面对很多人来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变化——道器变通之变。
东方一号卫星发生升空,极大鼓舞了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国的斗志,士气大涨。
另一边,美国政府内部进一步发生了分化,连尼克松总统本人以及他的得力助手基辛格都感到不跟毛主席领导的中国打交道不行。
这还不发生“历史性转折”才怪呢?
这就是毛主席革命路线在国际上促成革命的道器变通之变的必然性。
自从毛主席成为我党领袖以后,历史转折是很多的。
毛主席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经过主席亲自整理后,发表于1957年6月19日《人民日报》,全国各大报都转载了。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了。”
中国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历史转折的意义有多大?
依然是个真问题。
有朋友说毛主席著作通俗易懂,这话说得通。可是,毛主席的话,毛主席说法,我们真的读懂了吗?
毛主席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论述,为什么在某一个阶段被极大地忽视了?
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么?
这说明,我们过去曾经以为读懂的经典著作,事实上当时并没有读懂,而是过了50年后才读懂,或者读懂一点,是不是?
为了能够早一点读懂毛主席的深刻思想,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我们读书的方式方法呢?
我提出道器变通理论体系,也正是为了更好研究毛泽东文化的。
道器变通理论,突出了道为道器变通之根,器为道器变通之基,变为道器变通之源,通为道器变通之魂。这样根、基、源、魂,成为一个系统,缺一不可,其中道与器——无形与有形的关系,对于认识世界,对于分析现实问题,达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是具有潜在功能的,当然这个功能能否发挥作用,那还是取决于个人了。
如果你仅仅在一旁发牢骚,说看不懂,那就只能先劝你好好下功夫去感悟。如果阁下不听劝告,而依然停在原地,甚至还指责别人语言不通俗易懂,那就没有办法了,阁下就等着吧,等着越来越多的人“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道器变通了。
这一段讲“历史转折的标志”,就是解释道器变通之变的标志,这个标志是器层面的,比较好理解。如果是道层面的标志,那就只能悟道了。
03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
毛主席领导我们文仗武仗双管齐下,战无不胜
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领导下,进行了长期抗美救国斗争。这个斗争,苏联也是给予了支援的,不过,苏联除了武器支援外,在其他方面的支援非常有限。苏式援助,被援助者往往只接受了器,而在道层面没有什么感悟,至少感悟的不多,是典型的有器无道方式。这等于说武器用完了,援助也就到此为止了。
毛主席的对外援助就不同了。我们从不提援助的前提条件,在有形方面,我们是无私援助。我们是靠道义取胜。
例如打仗的战略战术方面,胡志明领导的军队还是采取毛主席的游击战为主的。这是武仗。这是人家的自觉自愿行为。
在文仗方面,当时我们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在国际舆论上的影响力,就印度支那局势而言,尤其是对美国舆论的影响,那是无与伦比的,别说苏联的塔斯社了,就是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共同社都得要看我们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见风使舵”,美联社、合众国际社也一样。
那个时候,毛主席领导我们文仗武仗那真是双管齐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敌人一天天的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最后,连美帝国主义的头子——美国总统尼克松也率领庞大的代表团,来到中国——这个他还没有建交的红色中国来了!
美国总统,自愿接受毛主席的统战——这没有办法,毛主席的统战政策让他们不得不承认是对美国利益有好处的。
这不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谁还不服气?
那个时候毛主席与尼克松总统的谈话,不便于谈具体问题,而是重点“吹哲学”,那字里行间的意思,不下功夫是读不出味道来的。
不感悟无形的,谈何读懂有形的?
李克勤后记:
历史转折的标志有器层面的,也有道层面的。前者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后者则不同,那是需要悟道的。例如毛主席至少比我们早看50,毛主席早看的那些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没有能够看到?这就存在如何感悟无形道的问题。请不要以为我们真的读懂了毛主席著作。为了读懂毛主席的想法说法做法,我们不得不继续探索,这就包括提出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唯有如此,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毛主席那些通俗易懂的说法,似乎很好懂,可是那些说法背后的想法,也真的那么好懂么?
以为读懂了,却并没有完全读懂,这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其危害有多大?
是不是该考虑读点读不懂的呢?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考虑:
【所谓"不知为不知",就是确认自己在这里是无知的,这也是知的表现。知,与不知,必然是同时出现的。如果大学学习没有挑战未知、不知、无知,那就无所谓大学了。因此,大学生读一点看不懂的书,大有必要。我们上完一门课,不是结束对这门课的了解,而是对一门新知识开始了新的探索,这是开始。所以,存在看不懂的地方,恰恰是正常的,正是我们进一步探求所必需的。】
遇到读不懂的东西,其实是自己进步的机会,试想,如果什么都是一看就懂,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未来,既可以说是未知世界,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个未知世界,不得不把它从已知世界去感悟,从而把我们的认识,从有形过渡到无形——由器而道,一旦我们把这个认识到的无形的东西说出来之后——由道而器之后,请注意,道就器化为有形的东西了,这是悟道的一个阶段性完成,而新的悟道又要开始了。
毛主席教导我们: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是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其他各种自然科学史所反映的自然界)的历史事实。】
这是毛主席在1964年12月13日修改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加的一段话。
发人深省。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