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易:还是实事求是好
众所周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无论战争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十分罕见。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而渡江战役作为解放战争战略追击阶段的重大战役,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英勇渡过长江,解放了南京,彻底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近年来,在这四大战役胜利纪念日前后,互联网上总会出现不少讲述某某战役是某某某指挥的视频和文章,而且视频也好,文章也罢,既不讲参战指战员的英勇善战,也不讲战役胜利的伟大意义,而是单纯讲战役是谁指挥的。
很明显,这些视频和文章并不是为了纪念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而是为了将战役胜利归功于谁。
对此,开国上将刘亚楼之子刘煜滨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大会上讲了大实话。
他说,辽沈、淮海、平津、渡江四大战役,都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先打哪,后打哪,哪里围而不打,哪里隔而不围,都是他具体谋划的,战役前委指挥部,只不过是执行毛主席的命令罢了。
刘煜滨的父亲刘亚楼上将是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参加过辽沈、平津、渡江三大战役,所以他的话是可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解放初,新华社为了宣传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专门派了一名记者去采访彭德怀,请他介绍打胜仗的经验。当时,彭德怀总结了五条打胜仗的原因:
第一条,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毛主席的正确领导;
第二条,是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好;
第三条,是军队的团结、军民的合作,做到了亲密无间;
第四条,军队纪律做得好,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五条,就是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彭德怀为什么把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排在第一位、而且还强调是最根本的一条呢?
可能有人要说,这是彭德怀的谦虚之词,在中国革命时期,一众将帅个个都是才能卓越的军事家。
是吗?
既然一众将帅个个都是才能卓越的军事家,那为什么在第四次反围剿后、遵义会议前屡战屡败呢?
事实是,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到解放战争,只要听毛主席的话,革命就能取得胜利,离开毛主席的指挥,革命就会遭遇挫折。
毛主席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可不是空口无凭的。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