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信,是人们疑心病太重吗?
今天谈一点感想,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察觉到,矛盾和怀疑的出现,越来越频繁了。
先说个并不起眼的新闻,某地一夜市,专门印发了通知,强制商贩用他们指定的液化气。就这么个事儿,很快引发矛盾。
夜市的明面理由:只有用我指定的煤气公司才安全。
商贩拒绝的理由:贵,还不耐用。
这要说里面没猫腻,但凡是个人都不会信。你家的液化气就特别安全?说到底,能拿出来卖,就是大致不差上下的同一个标准。否则,市场监管也不敢放出来。毕竟这东西一旦闹出事儿,小不了。
之所以强制商贩去买,多半基于某种见不得光的“合作”,赚一点中间商的差价。可为什么能闹大,甚至闹上新闻呢?
看上去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威胁,不在夜市指定的地方买就不续合同。二是有商贩感觉,在指定地点买的液化气贵且不耐用。
前一点都说烂了,今天不多浪费口舌。但关于第二个问题“贵且不耐用”,当地街道办去调查了一下:品牌煤气,价格和市场上一样。
至于“不耐用”,其实液化气这个东西,耐不耐用就是一种感觉,影响因素太多了,很难进行实测。每天使用的时长,阀门的大小这些都是变数。
因此就仅仅只是“感觉上,没之前耐用”,这样一点说不清道不明又没有证据的情况,不该有能力把事情闹得满城风雨。
说到底,人们之所以抗拒,是从这个要求提出来的那一刻开始,便已然注定。
换句话说:当你强行指定品牌要求别人购买的时候,大家就知道,你准备从普通人的口袋里赚外快了。有这种第一印象存在,此后种种,水到渠成,合情合理。
别舔个胖脸说什么“安全”,全都是扯犊子。就像当初预制菜刚被推行时,也是围绕“安全”两个字。有人讽刺称:你都不了解预制菜,凭什么反对预制菜。
对,我是不了解预制菜,但我了解你。
同理,我们不懂液化气,可难道我们还不懂你吗?
一个瓷器,摔了一次,还能补。摔了一百次,还指望人捧着喝水,这不是有病是什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仅仅是个“液化气”的问题,它更是一种信任的远去、怀疑的生根、意见的永不缺席。
难道普通人还不愿意用“更安全”的东西吗?关键在于,你们是个什么尿性,还剩下了多少点人性,大家心里门清。前天官方媒体报道了一个落马的官员,这种日常我一般都懒得去谈了,除非他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一个民政局局长,贪腐毫不意外,令人感到恍惚的点,是他连特困供养人员的“保命钱”都不放过,连养老机构都下得去手……这得多疯魔多没人性,不是官媒报道我特么还以为自己在看恐怖小说。
我们普通人连个同类翻垃圾桶的视频,看着都会感到心酸。可这帮家伙呢?恶到骨髓里了。这样的事情看多了,再来说“为了你好”,意欲何为?
你吃得比谁都狠,莫非还想让人夸你吃相好?
既然说到了贪官污吏,就再贴一条消息。来自4月22日,中国新闻社发布,仅今年一季度,立案22万件,其中省部级干部13人、厅局级干部1037人,县处级干部8285人,村委会主任1.9万人。处分18.5万人……
你想想,如果一个餐馆里垃圾堆成堆,苍蝇满天飞。此时老板端给你一碗面,说很香,快吃。你敢吃吗?
所以,别怪普通人多疑,实在是撒过的谎太多,演过的戏太烂,而贪的又太狠。口口声声为你好,一抬手就掏你腰。
这种时刻再说自己是天使,是为了你好,为了你的安全,就有点欺人太甚了。毕竟人们随便一抬头,便能看见“天使”的翅膀下面还藏着一张发票和一张收据……这样的“好”,还是自个儿留着,就别拿出来吓人了。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