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为何要天天“洗脸照镜子”?

作者:教员的追随者 2025-04-20 760

共产党人为何要天天“洗脸照镜子”?

  毛主席说,我们党和其他政党的区别之一就是是否最大程度地联系群众。而“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

  “房子不扫,灰尘积满;脸不常洗,满面污垢。”毛主席的比喻直击要害:思想不涤荡,必生政治霉菌。从延安窑洞到中南海礼堂,共产党人始终将自我批评视为“祛病强身”的手术刀。1942年整风运动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铁律,硬生生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泥潭里劈出一条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新路。为何?只因刀刃向内,从来是刮骨疗毒的硬功夫。

  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批评与自我批评、“吐故纳新”让共产党人和我们的组织保持新鲜的血液,也保持不断地自我改造,每时每刻能与错误的思想做坚决彻底地斗争。

  毛主席说: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整风运动之所以发生了很大的效力,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运动中展开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自我批评要敢于直面矛盾,但是自我批评并不容易,十分艰难。自我批评之难,难在“三个怕”:一怕丢面子,二怕伤和气,三怕翻旧账。毛主席曾痛批:“有些同志,革命时敢冲敢杀,评个级却哭鼻子!”历史反复证明,越是胜利时刻,越易滋生“骄娇二气”。1957年整风初期,部分干部对“大鸣大放”心存抵触,把群众意见当“洪水猛兽”。毛主席一针见血:“压制批评就是保存国民党作风!”——承认错误的勇气,恰是超越错误的前提。

  但是毛主席告诉我们共产党人,“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的吗?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还怕什么?还能有什么私心,就一定能够狠斗“我”字,实现废私立公。

  要实现自我批评,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显微镜”照己。“检讨要像延安整风,从根上刨问题。”毛主席要求干部“脱裤子割尾巴”,不是羞辱,而是治病。1945年七大前,政治局成员逐条清算教条主义,连张闻天都坦言:“我的‘左’倾错误害了红军。”这种“把自己摆进去”的狠劲,让全党思想焕然一新。

  “手术刀”见血。“批评要尖锐,要指名道姓!”1956年八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怒斥某些干部“争名誉、闹待遇”:“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真正的批评从不绕弯子,要像牛角直抵问题核心,刺破“一团和气”的脓包。

  “消毒剂”长效。“整风不能一阵风,要天天扫、月月清。”从“团结—批评—团结”的辩证法,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整风宗旨,共产党人摸索出规律:自我批评不是运动式突击,而是融入血脉的政治基因。正如毛主席所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整风就是我们抵抗政治微生物的法宝。”

  当某些政党忙着文过饰非时,共产党人始终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律。“两个务必”警钟长鸣,自我批评的传家宝历久弥新。今天的党员干部更需扪心自问:面对群众尖锐意见,是“闻过则喜”还是“文牍敷衍”?触及利益痛处,是“壮士断腕”还是“讳疾忌医”?

  “无数先烈为革命抛头颅,我们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毛主席的叩问穿越时空。自我批评不是示弱,而是强党的底气;不是负担,而是革命的接力。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当以“日日勤拂拭”的自觉,让思想的镜子照见初心,让批评的扫帚扫出朗朗乾坤!

  是为读《毛选》第三卷之《论联合政府》一文所写!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