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作者:李克勤 2025-05-10 388

  李克勤(jixuie)题记:有人说钱学森信仰祖国,这个说法如何评判?这涉及到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那就是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简单说,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中国人,无疑是坚守爱国主义的。反过来说,一个爱国的科学家却不一定是共产主义者。因此,只有肯定钱学森同志是一位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那才是对他的合理定位。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1987年,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率中国科协代表团访问英国,专门到位于伦敦海格特公墓(Highgate Cemetery)的马克思墓前瞻仰并敬献鲜花

  本文要点如下:

  1.钱学森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了哲学家水平;

  2.钱学森在航天领域培养年轻人:独树一帜;

  3.在国防科技大学改建和办学实践: 钱学森是世界一流的大学校长

  (一)国防科大学生首要任务: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钱学森听课:对两种授课方式的评价;

  (三)问题在于怎样在大学开展科学研究。

  欲知详情,请看下文。

  01

  钱学森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了哲学家水平

  一般人常说钱学森是科学家,实际上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有学者介绍钱学森“他的藏书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列宁主义问题》《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等。”

  钱学森读马列经典著作,不是教条式的阅读,那是一个大科学家理论结合实际的钻研。举一个例子: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在钱学森的经典著作《工程控制论》(第三版)序里,引用了恩格斯《反杜林论》的一句名言:“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这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情形。

  恩格斯原文段落是: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读了这样的原著,我们似乎会理解毛主席与钱学森深度沟通的缘由,进而理解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钱学森那一代杰出科技工作者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为什么如此之高。同时也可以理解,钱学森为何一直坚守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没有丝毫动摇。他矢志不渝为社会主义的计划管理探索系统工程方法,今天看来也是他自觉的革命行为。钱学森的道器变通在道层面旗帜鲜明,在道与器结合上可谓根基牢靠。

  毛主席逝世不久,钱学森曾经在《人民日报》发文悼念毛主席,深情回忆毛主席6次接见他的过程:

  【在1956年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期间,毛主席第一次接见了我。毛主席教导我要懂得新生的、最有生命力的东西,总是在同旧的、衰亡着的东西斗争中生长起来的,并要我培养一些青年科技人员。在这年毛主席......又一次接见了我。毛主席对物质无限可分性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毛主席光辉地预见了20年后高能物理的发展。

  1958年10月27日......毛主席第三次接见了我。毛主席肯定了展出的科研大搞群众运动的成绩,指出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毛主席的教导,拨正了我做科技工作的方向。

  1964年2月6日......我第四次见到毛主席......毛主席讲了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矛盾斗争推动事物前进的道理。这使我思想上受到很深的教诲,对我进行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启发。

  毛主席尤其重视对我进行无产阶级政治教育。1965年底,毛主席接见了陈永贵同志和我。我领会毛主席的意思,是教育我一定要向劳动人民学习,拜劳动人民为师,认真改造世界观。

  1966年,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蓬勃兴起。毛主席很关心我,亲笔把一份重要材料批给我看。我领会毛主席的深意,是要我认清知识分子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行的,倒退或停顿是没有出路的。

  在......高潮中,1970年“五一”节,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伟大领袖毛主席第六次接见了我。毛主席指着广场上的百万革命群众,要我走到群众当中去,同群众相结合。】

  钱学森同志是幸运的,他作为一位大科学家,遇到一位大哲学家知音,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

  显然,在见到毛主席之前,钱学森算是哲学家了,但经过毛主席的教导,他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了。

  完全可以相信,钱学森同志的以下说法,是出自内心,发自肺腑的:

  【伟大领袖毛主席把我从在外国的困境中拯救出来,又亲手把我引上了革命的道路,从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毛主席一次又一次的谆谆教导,我将永远铭记在心上。

  ......

  我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全心全意与工农相结合,认真改造世界观,更好地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决不辜负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从钱学森同志写这篇文章开始,一直到钱老2009年10月29日逝世,他信守诺言,切切实实做到了他在文章表达的决心。他的坚定性,来自于结合自己的实践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领悟,来自于对毛主席系统想法说法做法的深刻领悟,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可忽视。

  02

  钱学森在航天领域培养年轻人:独树一帜

  钱学森带研究生,在上专业课之前,要求他们先读《自然辩证法》、《实践论》、《矛盾论》这样的经典哲学著作,经过考核合格后,才着手学习其它课程。请注意,这种考核不是僵化的,而是入脑入心式的深度研究。显然,钱学森本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精通程度,和自然科学经典著作是一样的。由此,再往历史回推,钱学森早在回国之前,在国外就精读过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对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和钱学森的几次谈话,每一次都是极其深入的,那是基于共同世界观的沟通,其中《反杜林论》这篇著作构筑了这种深度沟通的理论基础,再进一步说,钱学森全身心投入到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科技事业里,在道层面与毛主席共产党相通,这是必不可少的。钱学森是那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讲的不断革命要求的革命者,必然会跟着毛主席继续革命,完成新中国科技事业一个又一个的道器变通。

  在毛主席去世后,钱学森考虑了很多深层次问题。

  钱老也说了很多为毛主席声辩的话。

  他做了许多毛主席生前叮嘱他做的事情。

  最突出的是一如既往培养航天事业的年青人。

  如今中国航天界挑大梁的总师级人物,清一色是年青人。

  这是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毛主席对他的嘱托。

  钱老在航天界践行到终身。

  03

  在国防科技大学改建和办学实践:

  钱学森是世界一流的大学校长

  钱学森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且是了不起的教育家,他从1978年6月至1981年4月奉命在原长沙工学院(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主体南迁)基础上,主导改建国防科技大学。钱老为国防科大设计的“按学科设系,理工结合,加强基础,落实到工”的办学理念,通过他的系统工程管理,得到了切实地落实。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检验证明,钱老的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想法说法做法,是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的道器变通。国防科技大学这样的大学涉及到我国尖端科技的机密,没有必要去参加什么世界“排名”,但谁也无法否认这样的大学历史地位有多高,谁也不敢忽视它的潜力有多大,谁又能说钱学森不是世界一流的大学校长呢?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钱学森为国防科技大学教员作报告,钱老鼓励全校教职员工:

  “一定要有勇气,有信心敢于创办我们国家和世界从来没有办过的大学。”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2023年7月5日,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北斗专家团队在北盛镇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到浏阳市北盛镇乌龙初级中学作了题为《揭秘北斗,逐梦星辰》的讲座。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钱学森和国防科技大学的学生亲切交流

  (一)

  国防科大学生首要任务:

  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钱老曾亲自以“为什么要学哲学、怎样学哲学、教哲学、用哲学”为题,给全校2000多教职员工进行了一次系统讲座。他现身说法,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智慧的源泉。我们必须始终以这个锐利思想武器改造主观世界和指导工作。

  钱老给国防科大培养人才具体定位是:为发展下一代战略武器,培养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国防科技尖端人才(简称“三高”人才)。他说:“所谓三高,毫不客气的讲,我们培养的人就是一定要拔尖。”

  据陈启智教授回忆说,“一定要拔尖”这句话当时几乎是钱老的口头禅,他走到哪儿讲到哪儿。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二)

  钱学森听课:对两种授课方式的评价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钱老十分认同并且欣赏周世光老师这种生动形象、具有创新活力的授课方式。据说课后,钱老特地走近周世光紧握他的手连声说:

  “讲得很好!讲得很好!你讲授的这堂课是高水平的。早年我在美国也听过类似的课。可以说,你的授课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这是怎样的激励?

  作为大学的领导,这样的说法,这样的做法意味着什么?

  钱学森在道层面把握了世界观之后,在器层面的大胆创新实践就显得格外游刃有余。

  (三)

  问题在于怎样在大学开展科学研究

  钱老主张,创建世界高水平理工大学,必须全方位的大力开展科学研究。

  那个时候还没有普及研究型大学这一说法,但是钱老主张的科学研究,不仅仅是国防尖端核心关键技术攻坚,还有学术研究,教学研究,学科专业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等,几乎是全方位的。钱老要求每个系同时兼研究所,每个教师必须教学科研“双肩挑”。这实际上是强调教学与科研必不可分的理念。

  根据有关资料: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钱老被称作战略科学家,这样的科学家有一个必备条件就是他必须同时也是教育家,因为如果不是教育家,就难以将战略变成战略实施,这是基本的道器变通之变。而要有这个变,就得培养与战略配套的人,并且是一批人,这一批人可能是几代人,没有教育作保障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里还请看1995年钱学森的一封信,这封信是对“钱学森之问”的完整解释: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李克勤|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有些歪嘴和尚念歪经,胡乱解读“钱学森之问”,这封信可以正本清源。钱学森对毛主席领导的科技事业推崇备至,都是对后来的情形颇有微词。

  李克勤后记:

  钱学森的确十分推崇他曾经学习工作过的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氛围,可是他的说法和那些崇洋媚外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从实际效果看,钱学森在航天领域领导营造的科研氛围,在社会主义制度好的背景下,已经超越了加州理工学院,另外他在中国科技大学教书,以及在国防科技大学的领导工作,也是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上,作了极其有益的探索实践。如果在他终身最下功夫的系统工程研究、实践这个角度看,他的想法说法做法,完全是成系统的,是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的道器变通。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