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的进步事业

作者:之乎者也Q 2025-08-29 315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它不仅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对世界上追求独立、解放和发展的各国人民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智慧、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精神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这种思想并不局限于中国国土,而是具有跨越国界的普遍价值与启发意义。正如前法国总统密特朗在访问中国后所说:“毛泽东不仅是中国的政治家,也是20世纪影响世界的伟人之一。”

  从中国的角度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旗帜。20世纪初,中国面临帝国主义入侵、封建制度腐朽与民族工业落后的多重困境。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占多数的国情结合起来,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路线。这一理论不仅打破了西方经典马克思主义中以城市工人阶级起义为主要形式的既有模式,也为其他同样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落后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正如美国学者威廉·辛顿在《翻身》一书中评价的那样,“毛泽东找到了把中国农民力量转化为革命动力的钥匙”。

  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思想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并在井冈山开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模式。长征时期,他强调实事求是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使红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转危为安。抗日战争中,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并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弱小国家在正义战争中依靠群众动员和灵活战略,可以战胜武器更精良的侵略者。这些思想在中国革命胜利后得到了历史的充分验证。

  从世界的角度看,毛泽东思想在20世纪中叶成为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精神资源。当时,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面临与中国类似的处境:政治上受制于帝国主义,经济上依附发达国家,社会结构落后。毛泽东关于“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思想,为这些国家争取民族独立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精神鼓舞。例如,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在抗法和抗美战争中多次引用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游击战与人民战争中。

  非洲解放运动同样深受毛泽东思想影响。坦桑尼亚首任总统尼雷尔在访华时曾公开表示,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让非洲人民看到了殖民统治并非不可战胜。1960年代,中国向非洲援建坦赞铁路,不仅是经济援助,更是独立自主精神的国际实践。这种跨越地域的革命互助,使毛泽东思想超越了中国的国界,成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理论灯塔。

  毛泽东思想的价值不仅在于政治解放,还在于它对社会建设与群众动员的深刻理解。群众路线强调“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一理念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具有普遍意义。在中国的土地改革、扫盲运动、公共卫生运动中,这种思想得到充分实践,显著改善了社会状况。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其关于中国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在20世纪中叶的社会动员能力“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极为罕见”。

  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同样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启示。拉美的一些国家在推动社会改革时,也吸收了群众路线的思想内核,通过基层组织动员农民和工人参与社会治理与改革。在这些实践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一种政治斗争理论,更是一套激发社会活力、塑造国家凝聚力的思想体系,其影响力远远超出国界。

  在当代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独立自主的原则依旧具有现实意义。面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不平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需要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而不是简单照搬他国模式。毛泽东强调的“走自己的路”,不仅是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也为世界上那些渴望摆脱依附、寻求自主发展的国家提供了思想指南。正如《印度教徒报》在评论中国经验时所言:“中国的道路是它自己的创造,而这种创造力正是发展中国家最需要的品质。”

  因此,毛泽东思想超越了中国的国界,它的核心价值——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持久斗争——不仅塑造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在世界范围内为被压迫民族和追求公平正义的人民提供了思想武器。它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反对压迫、追求解放与发展的共同精神遗产。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思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的进步事业。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