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不抵抗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蒋介石能洗白吗?
今天是9.18事变94周年的纪念日,9.18事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屈辱史,这是因为,不客气的说,这种屈辱源于一种中国人都容忍不了的懦弱感,日寇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堂而皇之的占领了中国的工业基地东三省,而当时驻守东三省的东北军,军力上大幅度的超越日本关东军,却就这样拱手相让给发动事变的几百个日本关东军,甚至宁可被屠杀也不敢还手,这种屈辱可谓是历史罕见,尤其是日本占领东三省以后,用东北军的武器,用东北的工业和资源,进一步的支撑全面占领中国的战争,几乎可以说日本是在用中国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来打中国人,这个屈辱,永世难忘。 根据后来资料统计,日本发动9.18事变,得到飞机265架,而当时日本全国的飞机也不过才三百多架。日本占领东北后,共计获得,枪支15万,机枪2600余挺,各种火炮600余门,迫击炮2300余架,坦克24辆,而在后续全面侵华战争中,近一半的枪支来自东北军工厂生产,弹药供给达到了百分之70以上。 可以说,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这么窝囊和屈辱过,在比敌人强大的情况下,放弃了抵抗,拱手把兵器都交给了敌人,为什么说撤到中原的东北军多年抬不起头,因为只有是一个有点脑子有点血性的人,都忍受不了这样的屈辱。所以今天看到说民国好的人,我就特别瞧不起,有这种想法的绝对是历史上少有的智障,民国的屈辱比起满清不遑多让,今天看到谁把蒋介石称为“蒋公”,我就说,你叫他蒋公公太监听到了都会觉得丢不起太监的脸! 关于9.18不抵抗的原因,在改开之前,在中国人的共识中是蒋介石下令张学良不抵抗的,可是,在改开之后,还活着的张学良面对镜头含糊其辞的说自己误判了日本的意图,认为日寇不敢发动侵略战争,但其实,张学良在90年代接受采访和质询中,有两次不同的表述,一次是说,当时面对局势,孙科给他的指令,是“相应处理”,如果国家要裁判我不抵抗,我不承认,但后面又说是误判日本发动战争的企图,只认为是挑衅,而且还意味深长的提到,在之前,济南事变和南京事变中,日本和英国武装挑衅中国,中国都采取了隐忍的态度,(实际上,这种隐忍的态度,也是来自于蒋介石的命令) 而在这次采访中,张学良也提到,蒋介石对他说,中国这艘船要快沉了,要有一个人跳下去,张学良答道,那跳下去的人就是我。
这次是在美国由美国人在场还需要翻译的情况下说的话。而另一次是台湾记者采访他提到“不抵抗主义”的时候,他自己说的是 前后两次面对美国和台湾记者的采访,张学良的表述有不同之处,但是,因为张学良说出了这句话,于是在九十年代就在大陆刮起了一股强烈的给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翻案的风潮,那时候,中国的各路大小公知,各种媒体,都在贬低张学良,吹捧蒋介石,更是借机攻击新中国一直以来对于蒋介石不抵抗形象的‘抹黑“。 那么为什么在90年代之前,中国的共识都是张学良接受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呢?!这是因为,在此之前,张学良身边的将领有好几个人都亲口提到过在9.18发生之前的8月16号,蒋介石曾经给张学良发过一封被称之为铣电的电报,电报中说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这个电报的内容,先后经过张学良秘书处机要室主任洪钫的回忆,驻军沈阳,时任东北军第7旅参谋长赵镇藩的回忆,以及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部参谋厅副官处处长杨正治的回忆,回忆内容,都提到张学良三令五申的以”铣电“为令,要求东北军执行不抵抗命令。 后来因为出现了张学良为蒋介石洗白的采访,又因为没有出现那封”铣电“的原始档案,于是,90年代后期一直到现在替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翻案的言论在中国甚嚣尘上,逐渐成为了所谓的主流认识。 然而,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下,历史的真相就能掩盖吗?!做梦! 张学良之前在美国所接受的采访,提到了济南事变的处理态度,那么日寇发动的济南事变,蒋介石的态度可是有档案记载的 1928年四月,蒋介石的二次北伐打到济南,日寇为了它们在山东利益,四月18日,由日军第六师团长福田彦助率5000余名日本兵登陆青岛后,又于4月25日进逼济南城。5月3日,日寇主动对北伐军发起偷袭,在此期间,中国军民被日寇屠杀多人,而在日寇对北伐军发起突袭后,北伐军将领方振武积极反攻,日寇惨败,然而北伐军对于日寇的反击,却被蒋介石叫停,并且严加命令不许抵抗,并派出十数名亲信参谋,予以巡视各部队,禁止对于日寇反击,于是,四万余人的北伐军,面对区区三千多日军挑衅却不敢还手,不仅如此,在5月5日,亲笔写信给日寇师团长福田彦助,高知他将命令部队撤离,望日寇停止特殊行动云云...... 这副不抵抗的嘴脸,不是昭然若揭吗?否则在过了将近70年后,张学良又怎么会”记忆犹新“呢?! 不仅如此,在9.18发生前一个多月,蒋介石通令全国,发布了臭名昭著的”攘外必先安内“通告,如此思维,怎能不影响张学良对于日军发动9.18事变的态度?
如果说蒋介石真的是强硬抵抗,那么我们看看,在9.18事变发动后,蒋介石对于日寇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 9.18事变后第二天,蒋介石就给全国发电令,电文中把9.18日寇发动的单方面对东北军进行屠杀的军事行动,称之为中日冲突.,要求各地注意维持秩序,不得发生反日运动,
9.18事变发动后的第四天,蒋介石急令烟台守军将领刘珍年,如日寇登鲁,就划给对方一片区域,我方不可轻举妄动,不要给日军提供借口。(我可去吧,这份措辞恶心死我了,都登鲁了,还怕给日军借口,日军需要借口吗)
在9.18事变发生后的第19天,蒋介石得知日军军舰将来到镇江附近水面,急忙命令江苏省主席叶楚沧留意,留意到目的不是要组织抵抗反击,而是要注意协助日军解决日常饮食问题,并且命令主动购买并且送往,要知道,这是在9.18事变已经发动之后了,这还深怕地方不能好好伺候日寇呢,那些想为蒋介石不抵抗洗白的人来说说,这就是你们眼里蒋介石强硬抗战的态度吗? 至于后来屠杀抗日将领,签订何梅协定,默许华北在日寇掌控下的所谓”自治“,这都不用细说了,从头到尾,蒋介石在抗战中表现的就是,不仅自己不积极抵抗,就连其他地方民众和将领抵抗也不行,前面提到的在济南积极抵抗的方振武将军,就是在41年被蒋介石暗杀的,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吉鸿昌将军等等。侈言抗日者,杀无赦,就凭能说出这种反中国人民的话,还敢说蒋介石是有家国大义,民族情怀的人?这得多厚的脸皮才敢如此胡说八道啊?! 所以,即便是那封”铣电“未经面世,但并不能洗白蒋介石一贯的不抵抗态度,而且这封”铣电“,在早期的历史学者中从未否认,那几个当世的回忆者,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在串通一词,怎么就会同时都说出这个事情来呢? 因此,没有查找到档案,也可能是这样一封关键的卖国证据被蒋介石授意销毁了,这种可能难道就不存在吗?! 无论怎么说,历史的事实就在那里摆着,蒋介石的绥靖政策和鸵鸟心态,铁证如山,否则的话,怎么可能在日寇全面侵华的四年后才敢对日正式宣战,而这一年,已经是9.18事变后的整整十年了,也就是这十年之前,中国人民的抗日行动,都是”非法抗日“的,这还不够讽刺吗?! 劝那些想洗白蒋介石的,省省吧,蒋介石,洗不白,日本人给蒋介石立的牌坊神社,已经说明了一切!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