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舆论”,美国精英们到底怕什么?

作者:教员的追随者 2025-09-26 210

  “艾奇逊们对于舆论的看法,混淆了反动派的舆论和人民的舆论。”多年前,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精英阶层对舆论的根本误解——或者说故意混淆。美国政客们口中的“舆论”,从来不是真正的人民呼声,而是被资本和政党操纵的“人造舆论”。美国精英们为何对真正的民意充耳不闻?几年来,美国、中国和全世界人民反对美国政府的反动对外政策,这些声音从未停止。然而,美国决策者们却仿佛都是瞎子和聋子,对这些真正的民意“感应”不到分毫。

  这不是偶然的生理缺陷,而是阶级立场的必然结果。站在大资本家和垄断集团一边的美国政客,自然听不到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呼声。他们的耳朵只对华尔街的钟声敏感,他们的眼睛只对竞选捐款的数字敏锐。什么是美国所谓的“有见识的和批评性的舆论”?艾奇逊们所说的“有见识的和批评性的舆论”,不过是被美国共和、民主两个反动政党所操纵的许许多多报纸、通讯社、刊物、广播电台等专门说谎和专门威胁人民的宣传机关。

  这些媒体机器日复一日地生产着符合美国统治集团利益的“舆论”,包装成独立客观的新闻报道,向全世界输出。它们批评政府时,只是在两党博弈的棋盘上移动棋子;它们谈论自由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自由剥削的权利。

  中国为何不允许帝国主义新闻机构自由传播?毛主席说得明白:“对于这些东西,共产党(不,还有人民)确是‘都不能忍受,都不肯宽容的’。”于是,帝国主义的新闻处被我们封闭了,帝国主义的通讯社对中国报纸的发稿被我们禁止了。这不是因为害怕批评,而是不允许它们自由自在地再在中国境内毒害中国人民的灵魂。

  舆论战场:没有硝烟却决定生死。舆论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必然会去占领。这是一个没有硝烟但却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战场。美国深知这一点。他们投入巨资经营媒体帝国,用好莱坞电影包装美国梦,用新闻输出美化霸权行径,用学术话语粉饰侵略政策。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意识形态战争,目的是让被压迫者认同压迫者的价值观。

  中国的选择:人民舆论 vs 精英舆论。中国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坚持舆论为人民服务。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坚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不是资本牟利的工具;我们坚持新闻舆论工作要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少数财团的超额利润;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反对那些毒化社会、分化民众的负面舆论。

  今天,舆论斗争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平台成为新战场,算法推荐成为新武器,“颜色革命”成为新战术。美国通过更精巧的方式操纵舆论:资助非政府组织充当传声筒,收买公知代言人,利用社交媒体制造热点,通过影视作品植入价值观。但是,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本质依然不变:这仍然是反动舆论与人民舆论的较量,是霸权主义与多边主义的对抗,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斗争。

  坚守人民立场,清醒辨识舆论本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清醒的头脑:每一种舆论都有其阶级立场,每一个媒体都有其价值取向。当我们听到一种“国际舆论”时,要问这是谁的国际?代表谁的利益?中国人民已经学会辨识那些披着“普世价值”外衣的特殊利益诉求,已经看透那些打着“新闻自由”旗号的意识形态渗透。我们不再被西方媒体的话语霸权所迷惑,不再被所谓的“国际社会”所绑架。

  舆论的真谛不在于纽约时报或CNN的头版头条,而在于田间地头农民的笑脸,在于工厂车间工人的创新,在于街头巷尾百姓的闲聊。真正有生命力的舆论,是人民的心声,不是精英的说教;是大众的愿望,不是权贵的指令。中国关闭帝国主义新闻机构,禁止毒化人民的宣传,这是对人民舆论的捍卫,是对精神殖民的反抗,是对文化主权的坚守。这不仅是中国的权利,也是所有追求独立自主国家的正当选择。

  在这个舆论纷杂的时代,让我们牢记:唯有坚持人民立场,才能听得到时代真正的声音,看得清历史正确的方向。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