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南美的巨大影响: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的毛泽东情结
天下苦美久矣!
9月,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在联合国讲坛上的反美宣言,气势如虹,掷地有声,语言犀利,态度坚决,一下子火遍了全球!
从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无疑是世界上最当红的硬汉——他以一己之力把整个联合国和纽约搅得天翻地覆,顺手还给了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
佩特罗“反美宣言”,一战天下闻名!哥伦比亚这个南美国家也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里。
01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靠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和巴拿马、委内瑞拉、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做邻居~面积约114万平方公里,人口5200万左右,混血人种占多数,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哥伦比亚是拉美地区仅次于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的第四大经济体,其经济主要靠农业、矿业和服务业,咖啡、鲜花、石油和煤炭是出口主力。文化超丰富,融合了印第安、非洲和欧洲传统,文学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音乐和舞蹈也很有名。自然环境更是一绝,从亚马逊雨林到安第斯山脉,生物多样性全球数一数二。
长期以来,哥伦比亚也是拉美地区的“右翼铁盘”,右翼力量一直以来把守着哥伦比亚政坛。佩特罗的当选在堪称哥伦比亚历史上的第一大爆冷,因为他是哥伦比亚历史上第一位左翼总统。
9月23日,佩特罗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首日直接脱稿演讲,气贯长虹,慷慨激昂。
他的声音在会场回荡。
他直接撕破了美以“上帝的选民”的遮羞布,暴击了它们虚幻的优越感——“没有哪个民族是优等民族,没有‘上帝的选民’,真正的‘上帝的选民’只有全人类!”
他一针见血指出了巴以冲突的本质。他指名道姓说美国特朗普政府是以色列对加沙实施“种族灭绝的帮凶”。
他揭露美国的双标与虚伪,痛斥美国在加勒比岛国滥杀无辜,质问:“被导弹炸死的,不是黑帮分子,而是哥伦比亚和加勒比青年!”
他直指特朗普政府近期在加勒比海域的致命袭击涉嫌犯罪,公开呼吁起诉包括特朗普在内的美国官员。
9月26日,纽约曼哈顿的联合国总部外,一场声援巴勒斯坦的集会正在举行。
在全世界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发达城市的心脏地带,佩特罗不仅参与了示威活动,而且当着一众围观群众的面,当着全世界媒体的面,意气风发的佩特罗当场就撸起袖子加入其中,拿着大喇叭开始了他的即兴激情演讲。
他喊的不是什么和平万岁,而是直接对着美国大兵喊话他说,“我在此呼吁建立一支致力于解放巴勒斯坦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的规模必须超过美国军队。”
佩特罗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一点儿不带遮掩地就喊出了令美国政府无法忍受的惊世骇俗之言。
他呼吁美利坚的士兵们,不要服从特朗普的命令,要去服从全人类的命令;联合国总部也不应该再在纽约。
此言一出,美国哗然,全球震惊!
这不是寻常的政治演说。
他把政治和外交辞令变成了艺术,变成了心灵对话。他说的那些话,带着温度,带着勇气,直击心灵,就像一首用生命书在写的散文诗;他说的那些话,也像一把钥匙,即将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佩特罗整个人都在发光。
历史会记住这个时刻。
佩特罗的演说余音未散,美国大怒,直接把佩特罗的赴美签证给吊销了。
佩特罗这个南美硬汉,哪肯示弱?
他直接打开社交媒体,发了条推文,“我回(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了。我现在没有前往美国的签证了,但我不在乎,我也不需要签证。”当地时间9月27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在社交平台“X”上,用毫不妥协的语气回应美国吊销其赴美签证的决定。
佩特罗在轻描淡写中透着一股王者般的蔑视:我现在已经没有美国签证了,我不在乎!
“我不在乎!”短短的几个字,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佩特罗的“我不在乎”,在推特上持续发酵……
02
看着佩特罗在联合国内外痛批美国的报道,不由得我就想起了55年前毛主席的“520声明”和53年前《中美上海公报》的内容。
毛主席在“520声明”中说:“美帝国主义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其实是纸老虎,正在垂死挣扎。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越南人民、老挝人民、柬埔寨人民、巴勒斯坦人民、阿拉伯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怕美帝国主义,而是美帝国主义怕世界各国人民,一有风吹草动,它就惊慌失措。”
毛主席说,“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在签订《中美上海公报》时,毛主席指示中方人员,公报里一定要写上以下的内容: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大国不应欺负小国,强国不应欺负弱国。中国绝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佩特罗反对霸权,反对压迫的精神是不是和毛主席很像?是不是一脉相承?
像就对了。
因为从佩特罗的少年开始,毛主席就引领佩特罗前进。他自称是毛主席的学生,也曾经是一名举着《毛选》闹革命的游击战士。
从游击队员到一国总统,佩特罗的人生堪称传奇。
佩特罗是哥伦比亚第一位左翼总统,生于1960年,出身于哥伦比亚农村。
15岁时,少年的佩特罗读到了毛主席的著作,惊为圣书,大受激励和鼓舞。从此革命的理想便在他心中萌发,他也成为了主席思想忠实的追随者和坚定的左翼战士,以后虽两次入狱却一往无前。
在那个年代,拉美很多年轻的革命者,很多反帝反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士,都是毛主席的学生。
佩特罗在15岁时就接触、学习了毛主席西班牙语翻译的版本的《五篇哲学论文》。
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论文》通常是指这五篇著作:
《实践论》(1937年)
《矛盾论》(1937年)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963年)
这些文章主要讲认识论、辩证法和社会矛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很大。
毛主席著作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拉美左翼青年中非常流行。
毛主席著作也对佩特罗影响很大。他特别认同毛主席关于矛盾、群众路线、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等理论。
17岁(1977年),佩特罗离开了学校,加入了左翼城市游击队“四.一九运动”,游击队成员大多为左翼学生和知识分子。
佩特罗加入M-19游击队后,就化名‘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致敬自己的文学偶像。他主要开始负责政治宣传和新兵招募工作,成效显著。
2025年5月16日,在上海接受央视的专访时,佩特罗这样说:“在哥伦比亚,当我还是一名革命青年的时候,我们通过大量的报道和资料了解中国。这些用西班牙语撰写的材料印刷在纸上,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得以观察中国当时的发展进程。因此,中国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当然不陌生。
在长期的游击队生涯中,佩特罗不仅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而且对毛主席理论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他特别认同毛主席关于矛盾、群众路线、持久战、人民战争和灵活战术的理论,尤其推崇人民战争的理论,后来还把这些思想用到了哥伦比亚的左翼运动中,将其应用于招募基层支持者,强调群众动员与持久战策略。
在M-19游击队期间,他实践了毛主席的这些理论——譬如为了吸引了很多青年加入,他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矛盾,把游击队目标和民众诉求结合,争取到不少基层支持;他又在贫民区建立秘密小组,用街头戏剧宣传争取支持;他还搞过突袭政府仓库这种‘非对称作战’。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M19与哥伦比亚政府和谈进程的不断推进,佩特罗等哥左翼革命力量中的温和派开始踏入政坛,寻求从体制内部改造国家。
而这条路,佩特罗这一走就是30多年。
M-1990年和政府和谈时,他作为谈判代表之一,长期宣传的‘非暴力斗争路径’为组织转型成政党提供了思想基础,后来还写进了哥伦比亚新宪法。
2011年,佩特罗创建了自己的政党——进步运动党,这是哥伦比亚第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左翼政党。该政党主张社会公平、绿色转型和反贪腐,比如向富人征税、停止新石油项目、推动免费教育和医疗改革。支持者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年轻人。
后来当波哥大市长时,他甚至把毛主席的“群众路线”转化成了参与式预算,让居民自己决定市政开支。
2022年,佩特罗靠这些政策当选了哥伦比亚首位左翼总统(详见《那个直呼主席“伟大领袖”的南美总统火了!》一文)
03
2022年8月7日下午,哥伦比亚在波哥大的玻利瓦尔广场举行就职仪式,佩特罗正式成为哥伦比亚总统。
作为哥伦比亚首位左翼总统,2022年8月,佩特罗一上台就与美国叫板,公开指责美国“拿毒品战争当幌子,干涉拉美内政”,在外交上强硬反美。同时又高喊:“我们要自己的路!”
后来,人们终于明白,地处南美洲北部热带雨林深处的哥伦比亚,此刻将目光投向了太平洋彼岸,投向了东方。
一场新的大幕即将拉开……
也许是佩特罗有浓厚的毛泽东情结,他把中国作为他的亚洲之行的首选地。
2023年10月24日至26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应邀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10月24日至26日)。
此次访华,佩特罗的行程主要在北京。具体安排如下:
10月24日:抵达北京,开始正式访问。
10月25日: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会谈,宣布将中哥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12项合作文件。
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10月26日:会见中资企业代表,讨论基建项目合作和农产品输华协议。
这次访问是佩特罗就任总统后首次访华,成果丰硕,强化了中哥双边关系。
当然,在日理万机之际,佩特罗一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偶像、导师和精神领袖。
从遥远的南美到中国的北京,佩特罗飞越了整整15000公里。
一到北京,还来不及洗去一路风尘,他就在第二天即10月25日上午,专程来到了自己心中的圣地——毛主席纪念堂,他要向毛主席致敬,以了却自己多年的夙愿。
在毛主席汉白玉坐像前,一身正装的佩特罗恭恭敬敬地敬献了巨大的花篮,花篮上系着红色的丝带,上面用汉语和西班牙两种文字写着“深切缅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金色大字。
请注意佩德罗的着装:黑色西装+白衬衫+粉色领带。
在拉美的纪念场合里,黑色西装+白衬衫+粉色领带可是个有深意的组合!左翼人士会用它表达追求平等或社会改革的坚持;同时粉色也能柔和黑白的肃穆,象征哀思中的希望,还可以致敬革命浪漫主义偶像。总之,黑色西装+白衬衫+粉色领带的着装,是既庄重又有态度!
在恭恭敬敬地敬献花篮和瞻仰主席遗容之后,他庄重地和导师塑像合影,又特意在毛主席纪念堂的留言簿上,用西班牙语写下了一段饱含深情的话,倾吐自己多年的心声——
“我在15岁时曾经拜读过您的著作,您的五篇哲学论文以及关于矛盾的研究,深深地影响着我。生命和历史始终流动。您在全世界的年轻人中间播撒下了理想的种子,您是伟大的领袖。中国有一群伟大的人民,而您为您的人民在世界上开辟出了一条伟大的道路。”
“历史仍在继续。面对持续不断的冲突,我们人类仍有陷入万劫不复的危险。冲突可能使我们陷入人类灭绝的境地。今天,人民和资本两种力量正在进行着殊死斗争,要么人民压倒资本,要么资本压倒人民。为了人民的胜利,我们将继续新的“伟大长征”!
这个留言,绝不是随便写写的。
看看他用的词汇:“拜读”“深深地影响着我”“青年”“生命”“历史”“全世界”“伟大的领袖”“理想”“人类”“人民”“胜利”“伟大长征”等等,在宏大的叙事时空中,他把毛主席的伟大、杰出和举世无双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他又是在敞开心扉。他一边在在向伟大领袖汇报自己几十年来的历程;一边在对自己最敬仰、最热爱的人倾诉衷肠,表明心迹;一边又在向伟大领袖誓言自己今后坚定不移要走的路!
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佩特罗一颗赤诚的心在跳动,感受到他对毛主席的一往情深和至死不渝。
从15岁到年逾花甲,佩特罗追随自己精神偶像的脚步从不停歇。
不知道佩特罗终于站在自己心心念念的人生导师、伟大领袖面前之时,他会不会想起自己背诵毛主席语录的场景;会不会想起“人民万岁”的声音;会不会默念: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用盼着我回来,我从未离开,因为你们就是我……
现在知道的是:佩特罗在参观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时,向随行记者提到毛泽东的思想对他影响很深。他说,“历史依然在验证毛主席的远见”。
04
2025年5月,为了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佩特罗对中国进行了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5月11日至16日),行程覆盖北京和上海两地。
具体安排是:
北京行程(5月11日-14日)
5月12日:游览长城,并确认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5月13日: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5月14日:与习近平主席举行双边会谈,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上海行程(5月15日-16日)
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
会见中国企业代表,推动能源转型、数字技术等领域合作。
接受央视《高端访谈》节目专访。
此次,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高调访华。
21响礼炮背后是中拉关系翻开新篇章:佩特罗签下20万吨咖啡订单、加入"一带一路"、采购中国无人机,更联手33国通过《北京宣言》——这场跨越15000公里的东方之旅,正让拉美集体"向东看"。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一身便装的佩特罗参观游览八达岭长城。
佩特罗在登长城期间,多次向延庆区长城管理处工作人员询问中国长城的相关情况。工作人员为佩特罗总统介绍了中国长城构建秩序、维护和平、促进贸易的历史作用,并着重介绍了作用,并着重介绍了毛主席在1935年红军长征关键时期创作的《清平乐·六盘山》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指出诗歌既展现了革命者“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气概,也蕴含着“屈指行程二万”的奋斗精神。
佩特罗对长征的了解也非常深入。他称赞长征是‘战胜亚洲法西斯的革命’关键一环。2025年5月16日在上海接受央视采访时,佩特罗甚至把长征和哥伦比亚独立运动相提并论,认为真正的革命会“重塑全人类的价值体系”。
我们知道,《清平乐·六盘山》,作于长征即将胜利之际,“红旗漫卷西风”的秋景,既是红军跨越天险的实景,更是中国革命“柳暗花明”的象征。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秋风吹动的不仅是旗帜,更是红军“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胜意志;“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秋空下的追问,不是迷茫的慨叹,而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决心。
毛主席的“不到长城非好汉”,早已超越了长征途中红军将士跨越关山的豪迈宣言,它唤醒了沉睡的力量,凝聚散沙为磐石,熔铸成中华民族不屈意志的不屈灵魂,其铿锵韵律与崇高意象,化作激励一代代华夏儿女奋勇前行的嘹亮号角!
佩特罗在听取毛主席诗句的介绍后深受鼓舞,他被毛主席诗词中那跨越时空的魅力所感染,从中汲取到无尽的力量!
他特意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旁留影,纪念这次难忘的长城之旅。
随后,作为第543位参观游览八达岭长城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佩特罗为长城留下了长长的题词,他也成为历史上为八达岭长城题词最长的总统。他在题词中洋溢着对中哥友谊的祝福,对伟大中华民族的赞美,还充满了对未来两国合作发展的美好祝愿。
05
在上海接受央视采访时,佩特罗说,“有些国家或许以为可以通过叫嚣、炫耀武力来统治世界,但中拉站在一起,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人类的历史书上写满了教训,当年那些耀武扬威者并未得逞。虽然他们曾一时得逞,但这一次历史绝不会重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为了阻止那些耀武扬威者,佩特罗一直在奋斗!
从在联大的演讲台上谴责美以犯下的暴行,到在联合国总部外参加振臂一呼,号召美军奋起反抗暴君,佩特罗——这个举着《毛选》闹革命的南美硬汉,正在用21世纪的方式,继续着他从15岁时就认准的理想之路。
佩德罗一直都在为自己少年时的理想奋斗。
50年过去了,他从未改变,永远都是激情似火的少年。
从M19游击队战士到国家总统,从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到纽约的联合国讲台,佩特罗展现了一个拉美左翼革命家的独特经历。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毛主席在南美的巨大影响和无穷魅力。
佩特罗用自己一生的奋斗证明了:心中的信仰从未泯灭,红星一直在心中闪耀,理想的火焰一直在燃烧,哪怕是在帝国的心脏地带,革命的精神依然在心中发芽、扎根、生长……
写到这里,一幅画面出现在我的面前:
越过伏尔加,翻过乌拉尔,向东跋涉,红星在东方闪耀。跨越安第斯,越过浩瀚的太平洋,理想之火就在东方!
东方,永恒的东方——因为那里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