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的中医推广
#摘自北京市中医医院革委会副主任赵炳南文章#
#赤脚医生:看病吃药不收钱,整整温暖中国20年#
《人民日报》1975年10月17日第3版北京中医医院革委会副主任赵炳南文章《为继承和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发挥作用》节录)
解放以后,毛主席、党中央十分重视祖国医药学的发展,制定了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的方针。祖国医药学大放光彩,中西医结合工作蓬勃开展。我这个在旧社会被人瞧不起的普通回族老中医,在党的教育帮助下,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也焕发了革命的青春。我觉得越活越有奔头,干劲越来越足了。虽然我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都很差,对人民的贡献微不足道,但是党和人民却给予我很高的荣誉和政治上的鼓励。我曾先后被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使我感到无比幸福的是我曾多次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这难忘的幸福情景,将永远鼓舞着我不断革命,继续前进。
新旧社会对比,真是天地之别。是党和毛主席拯救了奄奄一息的中医事业,是党和毛主席给我们老中医指出了光明大道。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发掘祖国医药学遗产,坚定不移地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为了更好地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医院党委十分重视总结、整理我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给我配备了助手,并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条件。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受封、资、修的影响,我的路线觉悟很低,没有积极主动把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总结出来,贡献给人民。经过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我提高了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我认识到,医学来源于劳动人民,应当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加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我应该把自己的全部医疗经验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党和人民,贡献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