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阶级斗争,就是忘记历史的教训;放弃阶级斗争,就是放弃人民的利益
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最深刻的矛盾之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纵观历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更替,都伴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与解决。忘记阶级斗争,就是忘记人类社会走向公平正义的艰辛历程;而放弃阶级斗争,更意味着背离人民的根本利益,让社会再次陷入不公与剥削的泥潭。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人民的苦难,也昭示着真理的方向。旧中国的广大劳动人民曾长期生活在压迫与贫困之中,地主、买办、资本家掌握着土地与财富,而亿万农民、工人却被剥夺了最基本的生存权与尊严。正是这种残酷的现实,孕育了中国革命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深刻认识到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后,带领人民推翻了压迫阶级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如果没有阶级斗争的坚定信念,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忘记了这一段血与火的历史,我们就可能在安逸中丧失警觉,再次让少数特权者攫取本应属于人民的利益。
牢记阶级斗争,并不意味着鼓吹仇恨或人为制造对立,而是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立场上的坚定。社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利益格局的变化,新旧矛盾总会以不同形式出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社会中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资本逐利失衡、部分群体利益受损等新问题。倘若我们忘记了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只沉浸在经济增长的表象中,就容易忽视深层次的社会不公。阶级斗争的精神,正是要求我们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调整利益关系,使社会的每一步前进都符合大多数劳动者的根本利益。
放弃阶级斗争,就意味着放弃了维护正义与公平的武器。一个社会如果任由资本力量无限扩张、任由权力被少数人垄断,就会失去平衡与秩序。劳动者会被边缘化,社会阶层将固化,人民的声音将被淹没。这样的社会看似繁荣,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真正的稳定,来自公平的制度和正义的分配;真正的团结,源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尊重与平等。阶级斗争不是破坏团结的因素,而是实现真正团结的前提——因为只有揭示矛盾、化解不公,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坚持阶级斗争的精神,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决防止资本异化、权力滥用与利益失衡。我们要敢于同一切形式的腐败作斗争,敢于揭露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敢于纠正脱离群众的错误。阶级斗争的核心,不在于对抗,而在于捍卫——捍卫人民的权益,捍卫社会的公正,捍卫国家的根本制度。只有坚持这一立场,才能确保社会主义事业不偏航、不变质。
同时,我们也要以历史的智慧处理好阶级斗争的新形态。在当代社会,阶级斗争更多地表现为思想上的斗争、利益分配的博弈以及社会公正的维护。我们应当以理性和法治为武器,用制度保障公平,用教育启发觉醒,用正义引领社会方向。警惕阶级矛盾,不是为了撕裂社会,而是为了防止社会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两极分化的危险边缘。
忘记阶级斗争,就是忘记我们为什么能够从苦难中站起来;放弃阶级斗争,就是放弃人民曾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历史的教训无比深刻——当一个社会忽视了阶级矛盾的存在,就意味着它开始脱离人民。当一个政党丧失了阶级立场,它也就失去了执政的根基。唯有牢记阶级斗争,始终站在人民一边,我们才能不断纠正偏差,防止腐败和特权的滋生,让社会的发展方向始终朝向公平与正义。
人民的历史,是奋斗的历史;人民的力量,是正义的力量。阶级斗争的精神,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今天与未来。它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少数人的利益凌驾于多数人的幸福之上;任何时候,都不能让社会偏离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只有坚持阶级斗争的信念,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国家才能持续繁荣昌盛。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