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巴铁总理布托评价毛主席的依据在哪?

作者:李克勤 2025-05-21 75

  李克勤(jixuie)题记:巴基斯坦是我们的“铁哥们”,而与毛主席交往比较多的巴铁领导人是布托,他曾担任巴铁外长、总统、总理。毛主席逝世时布托在生命中评价主席“也许一千年只能产生一位”,我们都认同他的观点,那么,作为一个外国人为何如此评价主席呢?这就得回顾一下历史了。

李克勤|“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巴铁总理布托评价毛主席的依据在哪?

  这是毛主席1974年会见布托总理的彩色照片,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小学生从广播里经常听到巴基斯坦这个名字。

李克勤|“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巴铁总理布托评价毛主席的依据在哪?

  这是人民日报的报道。

  01

  中巴铁哥们关系的由来

  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时间是1951年5月21日。

李克勤|“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巴铁总理布托评价毛主席的依据在哪?

  1965年9月17日中国政府罕见给印度发了照会给对方“最后通牒”,印度政府果然按照中国的要求,在三天内拆除了中锡边界的全部印军入侵工事。照会发布后的第7天,也就是9月23日,印巴双方同意休战。1966年1月,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第二次印巴战争结束。

  这就是毛主席领导的中国政府为了铁哥们的事情所采取的举措,这可谓墨子风格——言必信,行必果。

  而这一切巴铁是心领神会的。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中国政府之所以能够以这样的做法,解决国际争端,完全是因为由毛主席的决策。

  任何其他的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包括周总理,周总理本人多次指出他只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执行者。

  那些故意扬周抑毛,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之鬼蜮伎俩,可以休矣。

  参阅:《周总理最明智的选择是什么?用世界观与用价值观看待同一事物有何不同?》、《毛主席点拨周总理:为什么说斯大林肯定会让步,签订中苏“新条约”》

  02

  布托第一次访华是1963年

 李克勤|“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巴铁总理布托评价毛主席的依据在哪?

  1963年3月3日布托作为巴基斯坦外长访华,毛主席接见了他。

  布托说起中国有很好的防旱措施时,毛还是很谦虚地说:中国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很长时间,我们打算搞一个二十至二十五年的计划。现在我们主要还是靠天吃饭,三分之一的耕地可以利用水利灌溉,三分之二的地方还要靠天吃饭。中国有地下水,但更重要的还是靠水库,靠大水库。有一位科学家对我说,如果我们有三百个大水库,每个水库能容十亿立方米的水,就能够解决问题了。

  主席的这个说法,信息量很大,这里不细说了。

  请参阅:《毛泽东的水利文化:科学发展的珍贵资源》、

  《毛主席哺育红旗渠工程领导者建设者:挖掘精神潜力,迸发思想活力》

  不过看得出来,布托和毛主席第一次谈话就涉及到农业水利问题,他们两位心有灵犀一点通,道器变通,是不是?

  03

李克勤|“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巴铁总理布托评价毛主席的依据在哪?

  毛主席最后一次会见的外宾是布托

  1976年5月27日毛主席已经力不从心了,老人家坐在沙发上和布托握手,布托也是百感交集。

  布托在国内有政敌,但是他的政敌也和中国友好。

  布托的女儿贝·布托后来也担任过巴基斯坦总理。

  巴基斯坦人民党主席是贝·布托的儿子,也就是布托的外孙比拉瓦尔·布托(Bilawal Bhutto)

  李克勤后记:

  毛主席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决策,就是斯大林也未必有这样的能力和魄力,20世纪其他领导人甚至在千年内都找不出第二个像毛主席这样的领袖了。所以布托才会那么说。更厉害的是,毛主席的想法说法做法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他和人民一起的实践,一起推而行之谓之通,道器变通。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