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孤独,但更多的人热爱他,怀念他,追随他,捍卫他!

作者: 陈菊 2025-07-01 475

  他离开了。

  他离开了很多年了。

  他走时,时间停止,天崩地裂,江河呜咽,举世震动,百姓痛哭,国运起伏,国之大殇……

  天不生润之,万古如长夜。

  中国最大的幸运就是出现了他——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先有伟人后有伟业,先有真人后有真理。

  他来时华夏支离破碎,他去时神州盛世太平。

  在艰苦黑暗的岁月里,他肩负起民族重任。

  青年时,橘子洲头,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峥嵘岁月里,粪土当年万户侯;

  中年时,延水河畔,他以笔为刀,鞭辟入里,抗日烽火中,再塑民族的英雄魂魄。

  壮年时,天安门上,他沉稳庄重,意气风发,语调铿锵里,亿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晚年时,中南海里,他洞若观火,举重若轻,谈笑风生中,三个世界理论横空出世,一举改变了世界的进程。

  他叱咤风云,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挽狂澜于既倒,横扫千军如卷席;他改天换地,文治武功,聚沙成塔,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奠定了强大的工业基础,他锻造了“两弹一星”的大国重器,他建设社会主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对待敌人,他金刚怒目,横扫千军,摧枯拉朽,荡涤了一切污泥浊水;

  对待人民,他出生入死,体贴入微,百般关爱,将慈悲洒满广阔大地……

  他是一个传奇,一曲神话,一首史诗,一部读不完的巨著!

  他是中国五千年来第一人!内圣外王,谁做得到?除了他!

  建党建军建国,他居功至伟。他的丰功伟绩,震惊世界,光耀千秋。对此,即便是他的敌人都不敢否认。

  但是,总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在阴暗的角角落落里。

  有人说他孤独,的确,他是“孤独”的——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他总是被排挤、被围攻、被边缘化,成为人见人烦的“少数派”。他第一个高举起工农武装的红旗,千辛万苦地创建了工农红军,创建了第一个根据地,但却被一拨二十多岁的娃娃们罢了职,夺了权,抢了地盘。最终红军地失人亡,遭受灭顶之灾,不得不开始长征。长征途中,湘江一战又几乎让红军全军覆没,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四渡赤水出奇兵,出神入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化险为夷!

  周恩来说:“让红军走出死亡之谷是因为听了毛主席的话,而不是因为听了什么集体智慧。是因为有了毛泽东思想,才使集体有了智慧。中国领袖没有哪个人都无所谓,但没有毛主席,革命胜利早着呢。每当革命危机时刻,都是毛主席的思想和路线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而不是什么集体智慧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朱德说:“我们确确实实是常常和毛主席争论,毛主席高瞻远瞩,料事如神,那时候,尤其是在井冈山,我们常常认为毛主席是不对的时候,就要与毛主席争论,就要反对毛主席的意见,但是往往在事后证明是我们错了。”

  建国之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是,即便如此,面对世界头号强国美帝的疯狂挑衅,在一片质疑声中,他还是力排众议,一锤定音,毅然决策出兵朝鲜,并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尊严,打出了和平,打出了太平盛世!

  有人说他孤独,的确,他是“孤独”的——生前他战胜了所有的对手:不管是日寇,还是美帝;不管是蒋介石,还是赫鲁晓夫,全是他手下的败将。在所有的战争中,他都战无不胜!他打遍天下无敌手,他伟大到了孤独!

  仅仅是他的名字,就让敌人胆寒!美国西点军校的教官说:美军不害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思化。

  有人说他孤独,的确,他是“孤独”的——进城后,他的一些“同行者”已经开始讲究精致的生活、追求品质的奢华,他们急不可待地去享受权力的盛宴与狂欢;而他穿着73个补丁的睡衣,拿着老百姓的又黑又硬的窝窝头,把它塞进自己的口中,眼中噙满心疼老百姓之苦的泪水,然后频频回首,对身边的人说:“你们都尝尝,尝尝呀,这就是我们的老百姓的口粮啊!” 然后泪流满面,无语凝噎……

  有人说他孤独,的确,他是“孤独”的——那么多权贵都是黄金满屋,后代荣华富贵,而唯独他两袖清风,后代清贫,显得格格不入。

  有人说他孤独,的确,他是“孤独”的——他没有交际圈,不会打桥牌,更不会打高尔夫,他也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玩弄那些东西。权贵们害怕他,远离他,他在权贵的眼里是孤独的。

  有人说他孤独,的确,他是“孤独”的——他满门忠烈:在他生前,他的妻子、儿子、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为这个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在写“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句诗时,那些亲人鲜活的面庞是否会浮现在他的眼前?那些亲人的鲜血是否已经浸透在他的笔墨里?更不要说,在他身后,他的至亲还要遭受着苦难,甚至是非人的折磨、羞辱和诬陷……

  有人说他孤独,的确,他是“孤独”的——为了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要继续革命,不断前进。但是,他曾经的一些“同行者”却阳奉阴违,敷衍他,甚至背叛他。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至于他晚年的最后一搏,那更是反对者多,赞同者寥寥。他晚年的苍凉与悲怆,谁人能知?何人能懂?与他相伴一生的只有书,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临终前两个小时他都在读书。

  晚年,他常常是一边品读古诗词,一边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甚至嚎啕大哭:“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风云账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无奈之下,心忧天下、情系苍生的他,只好押上身家性命进行最后一搏,甚至不惜粉身碎骨……

  他早已看穿了历史和未来,他说“我早晚是要被打得粉碎的”,“但是人民会得到教育”。

  遗憾的是,他再也没有一点时间了,他离开了……

  更加遗憾的是,在他离开之后,历史有了曲折。

  在某些人的操弄下,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人竟敢把他的功绩粉饰到别人身上;而把所有的错误和过失都转嫁到他的头上。

  还有人在他身后无中生有地诋毁他,丑化他,非议他,甚至谩骂他。

  不知道有多少污水泼向了他,更不知道他蒙受了多少不白之冤!

  有些人,站得再高也永远改变不了自身的渺小。

  ……

  李敖说:“毛主席满门忠烈,你们满屋黄金,有什么资格和脸面对毛主席评头论足?文章比不上他,诗词比不上他,书法比不上他,潇洒比不上他,胸襟比不上他、思想比不上他、哲学比不上他、军事比不上他、奉献比不上他,为民造福比不上他,你们凭啥诋毁他?”

  开国将领黄克诚说,“如果有人说,他比毛主席高明,他就拿历史开玩笑。毛主席多次在危机中挽救革命,这是在我们党内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有人说他孤独,这错了,大错特错了!

  他从未孤独过,他始终位居天下之中,和亿万人民心连心。

  他一直站在人民之中,从来没有站在人民之外,更不会站在人民之上。

  他离开了。

  他离开了很多年了。

  这个世界,因此也有了太多的黑暗,太多的苦难,甚至还有绝望。

  他在世,人民当家治国家,上下同心催奋发,雷锋奉献传佳话,英雄辈出遍天下;他离世,规章制度墙上挂,工人哪里说上话,再次受苦做牛马,精致利己有专家……

  但是,哪怕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孤独”的他,记得他的思想,这个世界就还有光和希望!

  他离开了。

  他离开了很多年了。

  但是,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这片他付出一切的土地!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人民醒悟了。他离开得越久,人民就越能体会到他的伟大。

  年少不懂润之难,读懂润之已中年。

  年龄越大,经历的事情越多,尤其是经历过社会的磨难和暴打之后,就越能理解他。

  年龄越大,实践越多,阅历越丰富,思考越深刻,就越能感受到他的伟大与深邃。

  孩子疼了喊妈,大人疼了喊他。

  人民在受苦受难的时候,就会想他。

  很多人一想起他,就泪流满面。

  有人说:“又流泪了,大凡碰触与他相关联的任何事物,都有泪水相伴。”

  北大韩毓海教授说:“他是一个牺牲了自己儿子的慈祥的父亲,是一个牺牲了几乎全部亲人的革命者,他发动、领导了人类历史最伟大的救苦的革命,却把人间的苦难担在了自己的肩上。”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的云烟,历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岁月的风雨,更臻醇厚。

  他越想让人民忘记他,人民就会越怀念他。

  人们更是把对他的思念深藏在心里,融化在血液里,闪耀在脑海里——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人们相信,他在天上注视着一切,并在最危难的时候给予人们无尽的力量。

  人们千般心念,万般声唤,对他的怀念和思念是一浪高过一浪!

  天地间回响着他的名字,山河里飘荡着他的声音——请看一看毛主席纪念堂前的那条思念的河;闻一闻韶山广场沁人心脾的花香;听一听万里江山飘来的《东方红》歌声吧……

  也许有一天,12月26日将会成为中国人、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人民的节日。

  当然,这股思念的热浪也冲击着年轻人的心灵,并且在他们那里扎下了根。

  他们正在学会正视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他们不再相信自私与利己的谎言,他们选择了他。

  他闪耀在年轻人的心中,受到年轻人喜爱,指引着年轻人前行。

  他们在他那里找到了青春、活力和永恒的朝气,更找到了心灵的相知相悦。

  如今,“教员”已经成为青年们对他的亲切称呼。年轻人开始用心灵去感受他的神圣。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捧起《毛泽东选集》,感受思想的启迪和历史的心跳……

  在以青年人为主体用户的网络平台“知乎”上一条“从古至今,你觉得最伟大的中国人是谁”的提问,70%以上的答案都说是他!

  其中,被点赞、引用次数最多的一条评论是“人民说是他,他说是人民。还有人的回答让人泪目:“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人民,但是如果没有他,答案永远都不会是人民”!

  在许多年轻人看来,他是光,是电,是公平,是正义,是理想的化身,更是不灭的神话。

  他们甚至经常模仿他的口吻说话——“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要指望我回来,我走以后,你们就是我,人民万岁!”

  高尚的人格与伟大的思想,可以跨越时空让人产生敬仰并自觉追随!

  从读懂他的那一刻,那些年轻人就经历了精神与灵魂的洗炼,成为了合格的接班者,成为了用他的思想所塑造的人民。

  他们把他视为方向与道路,那是因为在经过无数次的努力与躺平、前进与倒退、成功与失败之后,他是唯一的真理与答案。

  有人说:“少年时,在师长的教育下崇拜你;青年时,在敌人的抹黑中怀疑你;年长后,在社会的摸索中敬佩你。”这句话,是许多人的心路历程,也彰显了“思想不死,主席不朽”的无可辩驳的事实。

  还有年轻人说:“对不起,教员。我对不起您。我误会了您。我们好多人都误会了您,好多好多。现在,我们好想您,好希望您回来。但是,我知道,您不在了……我在打字的时候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对不起,教员……”

  无数的年轻人几乎都走过了相同的一条路——知道他,误会他,了解他,理解他,崇拜他,缅怀他,学习他,追随他,捍卫他!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说“虽未与你谋面,却在某些深夜能与你亲切交谈!”

  有人模仿他的口吻说:“我给你们留了五本书,在桌子上!”“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必指望我回来,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是我,人民万岁!”

  他离开了。

  他离开了很多年了。

  他代表着真理、道德、良心、智慧、勇敢、坚毅等等一切美好的东西,他就是人民的最美化身。

  他不但成为一座灯塔、一束亮光、一缕思念而永远存在着,他更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图腾、一种信仰、一把利剑,天长地久地护佑着华夏神州!

  人民不会忘记他,永远都不会!

  在人民心中,时间再久,伟人再多,他都是至高无上的唯一,任何人都不能与他相提并论,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他!

  日月经天,星光璀璨。江海浩瀚,他生何灿烂!

  想起他,许多人就会激昂高亢穿越时空,英雄豪情溢满乾坤。

  记得,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那个高呼人民万岁的人去了,留下了站起来的人民。

  他的笑容与浩叹,他的悲怆与激越,他失去的每一个亲人,他写下的每一行文字,与你、与我、与每一位站起来的中国人血肉相连。”

  是的,他的悲欢、他的亲人、他的文字,都与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血肉相连。

  有人说他孤独,但更多的人热爱他,怀念他,追随他,捍卫他!

  生前,人民在他心里;

  身后,他在人民心中!

  千秋万代,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