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之下,谁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胆子?

作者:还是那个胖胖 2025-07-08 554

  胖胖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到底是人性占比多一些,还是兽性占比更重一点?

  细想之下,如果是人人皆信奉丛林法则的话,好似是兽性更占上风。

  不过,在一些新闻的衬托下,“兽性”这词,其实还是太抬举某些人了。

  野兽再怎么残暴,也无非是出于饥饿或恐惧,它们是有理由的。可现实中,有些人既不饥饿,也不恐惧,只是不在乎。

  他们没有动机,因为“作恶”就是他们的常态。

  所以,有些时候,并不仅仅是兽性战胜人性,而是“无人性者”稳居高位,冷漠地俯视着底下那些真实而滚烫的生命。

  坦白讲,胖胖对这类人的所作所为,从不抱任何乐观幻想。

  人性这东西,一旦失去了制衡与约束,就很容易滑入深渊。任何一个群体,如果没有了监督、没有了底线,最终都可能变成熟练而冷漠的刽子手。

  我们总说孩子是未来的花朵,是希望的种子。

  可现实某些群体眼里,是,孩子的确是花朵。

  韭菜花也是花,只不过是被拿来收割的那种。

  而韭菜花,像在市场上往往还比韭菜更贵。

  于是,一茬又一茬的韭菜花,被当作交易里的“代价”,换取了这部分人的利益。

  而这,不是什么比喻,这是字面意义上的真实。

  这两天,极目新闻的一则报道刺痛了不少人的神经:

  7月1日,甘肃天水,#一家名为“培心”的幼儿园被查出存在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据家长反映,涉事幼儿园为私立高端园,每学期收费约6000元,幼儿一日三餐均在园内食用。

  接下来的几天,越来越多家长自行带孩子赶往西安中心医院进行血检。

  结果震惊了所有人:

  同园就读的幼儿,血铅含量高达268μg/L、400μg/L不等,而家中没上学的孩子血铅却在8μg/L左右,前后差值高达30倍,甚至更高。

  这种差异不只是个例。

  据极目新闻报道,现场家长反映,来自其他几所幼儿园的孩子,比如蒙迪爱、渭北、慈爱等园,血铅数据则普遍低于100μg/L,与培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形成了巨大落差。

  这不是我们想放大问题,而是要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追问这个异常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失控。

  比如血检数据。

  像有一位董先生,他的孩子在7月2日当地组织的集体血检中数据为“正常”,只有20多μg/L,可在4日自行前往西安市中心医院检测后却显示400多μg/L。

  这种相差十倍以上的结果,已经不能用“误差”来解释。

  两天时间,这个数值翻了十多倍。

  你说仪器不一样,误差有点,那也不能“误差”成这样。

  要知道,医生和专家都明确表示,血铅这种东西,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

  那问题就来了,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在撒谎?

  有人说,是仪器不同。也有人说,是样本不同。

  甚至还有“医生口误”这种奇葩解释试图打马虎眼。

  但是,胖胖认为,要么就是检测仪器不达标,要么就是当地数据造假,要么就是抽样程序不规范。

  这三种情况,无论哪一个属实,都是对公共健康极其严重的威胁。

  当然,胖胖相信家长不傻,只是很多时候普通人太容易被当成傻子来对待,大家也应该看懂这其中的猫腻。

  这种明显的反常,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是解释不通的。

  所以,到底是谁,在向这些孩子的身体里投放铅?

  到底是谁,企图篡改或掩盖这些数字?

  到底是谁,在用孩子的健康、乃至未来,给某些人的利益让路?

  胖胖知道,这些问题,问出来已经很冒险了。

  但不问,是更大的冒险。

  这不仅仅是“园所管理”问题,这是对家长信任的撕裂,是对人命价值的漠视,是对儿童权利的粗暴践踏。

  孩子的身体,可不是一串数字。

  他们的成长不能等待调查结果,不能等责任认定,不能等口径一致。

  他们今天就病了,今天就得住院。

  极目新闻的记者在现场看到,医院内科人满为患,一些孩子甚至被安排到了老年病科的病房。

  住院流程繁杂,病床紧张,部分家长只能选择异地转院。

  医护人员疲于应对,家长排队抽血、抢床位、签字、缴费。那场面就像是有人踩爆了一颗地雷,但爆炸波却只在这些家长的恐慌中扩散。

  所以,这种“自救式的检测潮”本身就暴露出:

  一旦信任崩塌,父母不会也不敢再把孩子的健康交给任何人托管。

  当然,随着事态发酵,一些线索终于浮出水面:

  当地联合工作组对留样食品进行抽检,已发现三色枣发糕和玉米肠卷存在添加剂超标的问题。

  这算是迈出了一步,承认了“毒源”的确存在。可更大的问题是:

  谁供的这些食材?谁验收的?谁把这些添加剂吃进了孩子嘴里?

  责任链条在哪断的?是谁批准这些产品进了校园?

  到现在,这些问题依旧没人站出来解释。

  毒源找到了,但责任方还在“排查中”;

  病情确诊了,但问责的“启动键”却要按到哪方作恶者?

  孩子们已经在医院住着了,可回应,仍然像隔着一层玻璃。

  所有的问题都被摊开来,却没有一个答案是完整的。

  所以,真相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找到了毒源,不等于摸到了责任的根;若没人承担,真相也只是下一次灾难的预演。

  胖胖一直觉得:

  孩子就是底线,如果连孩子都能成为利益纠葛中的“代价”,那这个社会的温度,早就掉到了冰点。

  孩子的未来,从来不是靠某几个人“说得好”来守护的,而是要靠一整套公共系统的责任和诚意。

  所以,要查什么?

  查到底是谁供的食材、谁采购的教具、谁负责的涂料、谁签的检测、谁拍胸脯说“放心的”。

  哪怕只是一个点出问题,也要顺着线,把整张网摸清楚。

  孩子的血液里不会存在隐情。

  这事,也不该沉默。

  希望家长的质问能有回应,希望孩子的痛能换来追责,希望那些想“捂过去”的人,这一次没地方可躲。

  很多时候,当为人父母,才知道“平安”二字,是一个人能为另一个人许下的最大承诺。

  但愿这个承诺,不要被所谓的利益链、管理链碾碎。

  有人问责,有人追责,有人动真格。

  才有可能有所改变。

  否则,这事过去了,下次又是哪个幼儿园的孩子要被铅污染?下下次,又是谁要被“正常误差”糊弄过去?

  作恶者最不愿面对的,不仅仅只是谴责,还要追问,还要严惩。

  胖胖希望,这次能有答复。

  当然,也有可能,这些问题最后“消失”了。

  但不是因为问题被解决的缘故……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