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为什么不用农药反而没有病虫害
在生态农业语境中,是没有害虫和杂草icon这样的概念的。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员,千一发而动全身。没有所谓的害虫,也就没有天敌,同样没有杂草也就没有害虫或益虫的家园。现代农业为追求产量将所谓的害虫与杂草通通用化学icon药物灭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突出表现在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和人体健康与寿命的严重影响。
通过19年研发,我们创立了“六不用”农业技术模式,并在全国推广100多万亩。实践证明,不灭杀害虫反而病虫害很轻。而在没有农药、除草剂、地膜、激素与转基因危害的前提下,生产出了优质优价无农残的食物。在我们指导的生态农场基地里,最先退出的农业投入物就是农药。
在弘毅生态农场icon中,不打药却能有效控制害虫的做法主要是充分利用了物种的智慧和生态平衡的原理。
具体来说,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保留田间地头的杂草群落,尤其是蜜源植物。这些植物为天敌如蜘蛛icon、食蚜蝇icon、瓢虫icon等提供了栖息地icon和食物来源。天敌数量增多,每平方米可发现蜘蛛8-10只,它们能够等待害虫出现并将其作为美餐,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使害虫难以泛滥。
2. 菜地留草:在秋季种植时,有意保留一些不会影响萝卜白菜生长的野草,利用野草的本地化和多样性,达到种植多样性的目的,进而促进农田生物多样性。
3. 突出蜜源植物的作用:通过保留的野草保证菜地有蜜源植物,即使在深秋仍有野花开放,这有利于天敌昆虫icon的存在和繁衍。
4. 坚持不使用化学农药icon:避免农药对天敌生物造成伤害。因为提前打药(所谓的“预防式打药”)会破坏生态平衡,杀死大量天敌昆虫,而当害虫来袭时,菜地便没有了天敌的守护。
例如,在弘毅生态农场的金银花种植icon中,即使曾出现严重的蚜虫icon危害,但一场大雨后,蚜虫基本消失。这是因为蚜虫为天敌提供了足够食物,使得草蛉icon、蜘蛛、瓢虫等天敌紧跟着回来,后期达到了一定的生态平衡,基本可以控制虫害。
生态农业强调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平衡,通过合理利用这些自然机制,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生产。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健康,还能生产出更优质的农产品。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