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族主义?马列毛为何视其为大敌?

作者:子珩墨 2025-07-18 184

什么是民族主义?马列毛为何视其为大敌?

  近年来,随着网络舆论的发酵,一种情绪时常在人群中弥漫。它时而表现为对他国商品的盲目抵制,时而表现为对他国普通民众的无差别憎恨,甚至在极端情况下,演变为用一柄U型锁砸向自己同胞的暴行。

  这种情绪,往往被包裹在“爱国”的糖衣之下,很多人将其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他们认为,恨日本人、恨美国人,就是爱国的表现。

  他们将国家之间的矛盾,简单化为你死我活的、不可调和的民族仇恨。

  然而,这真的是爱国主义吗?

  不。

  这是一种被马克思、列宁、毛主席所深刻批判和坚决反对的、狭隘且反动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它看似激进,实则虚弱;看似爱国,实则害国。

  它非但不能凝聚真正的力量,反而会模糊我们的视线,引我们走上错误的道路,让我们在不自觉中,成为了我们真正敌人最乐于见到的“爱国者”。

  要理解这一切,我们必须回到原点,用马克思主义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看清“民族主义”这一幽灵的真实面目。
什么是民族主义?马列毛为何视其为大敌?


01

民族主义的诞生——资产阶级的“裹尸布”

  民族主义,这顶看似神圣的桂冠,究竟从何而来?

  它并非自古有之。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人们效忠的对象是君主、是教宗、是某一区域的领主,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民族国家”。一个法兰西的农民,很难对一个英吉利的农民产生基于“民族”的仇恨,他们的苦难,都来自于压在他们头上的同一个阶级——封建贵族。

  民族主义,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壁垒被打破,资产阶级为了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获取统一的原材料产地和劳动力,迫切需要打破封建割据,建立以统一语言、统一地域、统一经济生活和统一文化心理素质为特征的现代民族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民族主义应运而生。它成为了资产阶级用以团结本国各阶层、共同反对封建势力和外部干涉的思想武器。

  然而,当资产阶级一旦掌握了政权,民族主义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从一面反封建的进步旗帜,迅速蜕变为一剂麻痹无产阶级的“灵魂迷魂汤”,一件为资本主义制度遮丑辩护、甚至包裹其腐烂尸身的“裹尸布”。

用虚假的民族矛盾,来掩盖真实的阶级矛盾

  它的核心作用,是。

  资产阶级通过鼓吹“民族利益至上”、“国家荣誉高于一切”,来制造一种虚假的“共同体”幻觉。

  它企图让本国的工人相信,自己与剥削自己的资本家,因为同属一个“民族”,所以拥有共同的利益;而外国的工人,则因为国籍不同,是“外人”,甚至是“敌人”。

  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旨在制造“错误意识”的骗局。

  它就像一个狡猾的奴隶主,不断向他皮鞭下的奴隶们灌输:“我们虽然是主奴,但我们同属一个庄园,我们应该一致对外,去和隔壁庄园的奴隶们斗争!”

  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本庄园的奴隶联合起来,推翻他自己。

  什么是民族主义?马列毛为何视其为大敌?


02

民族主义的毒药——为何要高喊“工人没有祖国”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石破天惊地宣告:
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

  这句话,是斩向民族主义偶像的利斧,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石。

  为什么说“工人没有祖国”?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家的政权、生产资料和一切上层建筑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无产阶级除了自身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

  这样的“祖国”,只是资产阶级的祖国,是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对这一问题作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民族主义就彻底沦为了垄断资本集团的工具。

  一方面,对内,他们利用民族主义情绪,将国内阶级斗争的压力向外转移。当经济危机爆发、失业率飙升、民不聊生时,他们便煽动排外情绪,将矛盾归咎于“外国的威胁”或“外来移民的竞争”,以此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维系自己的反动统治。

  另一方面,对外,民族主义是他们发动侵略战争、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兴奋剂”。他们以“民族生存空间”、“国家战略利益”为名,驱使本国人民去为垄断资本的超额利润而流血牺牲。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罪恶本质最淋漓尽致的暴露。欧洲各国的“爱国青年”,在各自政府“保家卫国”的口号煽动下,满怀激情地走上战场,结果却是在凡尔登的绞肉机里,与另一个国家的、同样受骗的“爱国青年”相互屠戮。

  在这场狗咬狗的帝国主义战争中,唯一的胜利者,是各国的军火商和金融寡头。

  因此,无产阶级的解放,其前提必然是挣脱民族主义这道思想枷锁。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敌人,绝非国界另一边的阶级兄弟,而恰恰是站在自己背后、挥舞着“民族”旗帜的本国剥削阶级。
什么是民族主义?马列毛为何视其为大敌?


03

一分为二看问题——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辩证法

  那么,马列毛主义者是否就一概反对所有与“民族”相关的口号和斗争呢?

  当然不是。

  如果那样,就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僵化的教条主义。

  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都对民族问题,做出了极为深刻的、辩证的分析。他们敏锐地指出,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严格区分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民族主义:

       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

  对于前者,即那些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我们必须坚决反对。

  因为在这些国家,民族主义是其统治阶级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和霸凌的工具。希特勒德国的“日耳曼民族优越论”,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东亚共荣圈”,美帝国主义的“美国例外论”,都是这种反动民族主义的体现。

  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而对于后者,即那些被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主义,我们则必须予以坚决的支持。

  因为在这些国家,民族解放斗争是其首要任务。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具有天然的正义性与进步性。这种斗争,不仅不是资产阶级用以麻痹人民的工具,反而是唤醒人民、动员人民、打击世界帝国主义体系的强大力量。

  这种情感,我们不称之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而称之为伟大的“爱国主义”。

  毛主席深刻地指出: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爱国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的统一。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

  我们反对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我们进行的,是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更是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

  一个真正的马列毛主义者,必然是一个最彻底的爱国者。

  因为他所爱的,不是那个属于少数剥削者的“国”,而是这个属于亿万劳动人民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同时,他也必然是一个最坚定的国际主义者。

  因为他深知,本国的解放,与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什么是民族主义?马列毛为何视其为大敌?


04

世界革命的蓝图——从“五项原则”到“三个世界”

  既然民族主义的视野是狭隘的,那么无产阶级的胸怀应该是什么?

      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句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口号,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准则,我们称之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毛主席将这一伟大思想,在二战后美苏两霸争雄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为“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宏伟战略,并为其制定了清晰的“世界革命蓝图”。

  这个蓝图,包含了战术和战略两个层面。

  在战术层面,我们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绝非放弃阶级斗争,而是为了在国际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反霸统一战线。

  我们以此为基础,团结了广大的亚非拉国家,也争取了欧洲等第二世界的国家,打破了美苏两极的封锁,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

  在战略层面,毛主席晚年更是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

  他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划为第一世界,它们是世界反动势力的主要策源地;将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划为第三世界,它们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主力军;将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划为第二世界。

  这一理论的革命性在于,它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指明了谁是主要敌人,谁是主要朋友。它的核心,就是团结和依靠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第三世界,联合第二世界中可以联合的力量,集中力量反对第一世界的霸权主义。

  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最伟大的运用和发展。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新中国虽然物质上还很贫困,但精神上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我们勒紧裤腰带,也要支援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从阿尔及利亚到坦桑尼亚,从越南到巴勒斯坦,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成为了第三世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坚强后盾。

  这与苏联堕落为“社会帝国主义”后,打着“国际主义”旗号,对“盟友”进行控制、剥削和军事占领的行径,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对比!
什么是民族主义?马列毛为何视其为大敌?


05

谁是我们的敌人——革命的首要问题

  理解了上述原理,我们就能回答那个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对日本、美国之类的普通群众的仇恨,是错误的,是反动的民族主义?

       因为这恰恰是混淆了我们斗争的主要方向,模糊了我们真正的敌人

  毛主席在革命的一开始就提出那个根本性的问题: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我们的敌人是谁?

  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匪帮,是华尔街的垄断资本集团,是白宫里的帝国主义政客。是他们所代表的、整个压迫性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制度。

  这个制度,不仅压迫中国人民,也同样在压迫着日本和美国的劳动人民。

  日本的普通士兵,同样是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被驱赶到战场上充当炮灰的受害者。日本的工人农民,同样要承受战争带来的苛捐杂税和贫困。美国的劳动人民,同样要面对资本家的剥削、种族主义的撕裂、以及被政府送去世界各地打一场场非正义战争的命运。

  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帝国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受害者。

  他们是我们应该团结和争取的对象,而不是我们仇恨和打击的对象。

  斯大林在苏德战争最残酷的时刻,曾说过一句名言:

      希特勒来了又走了,但德国人民、德意志国家依然存在。

  这体现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清醒的头脑。他把希特勒匪帮,同广大的德国人民,严格地区分开来。将仇恨无差别地倾泻到另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身上,正中敌国统治者的下怀。

  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中国人民仇恨全体日本人、全体美国人。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对本国人民进行反向动员,说“看,中国人要灭亡我们整个民族”,从而将国内的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巩固自己的反动统治。

  所以,那种“核平东京”、“踏平美国”的叫嚣,看似强硬,实则是最愚蠢、最无力的表现。

  它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狂热病,是流氓无产者的破坏欲,唯独不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觉悟。
什么是民族主义?马列毛为何视其为大敌?

 

06

今日的U型锁——警惕“爱国”旗号下的法西斯暗流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

  今天,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在“爱国主义”的旗号下,一种极右的、带有法西斯主义色彩的暗流正在涌动。

  当国内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凸显时,总会有一些势力,企图将这些内部矛盾,引向外部。

  他们煽动极端的排外情绪,制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对立,将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境外势力”的阴谋。

  这种论调,与当年德国纳粹将一切问题归咎于犹太人和“凡尔赛和约”的伎俩,何其相似!

  它迎合了部分群众朴素的爱国情感,但却将其引向了一个极其危险的方向。它用最廉价的口号,来代替最深刻的思考;用最野蛮的暴力,来宣泄最真实的无力。

  那柄砸向同胞的U型锁,就是这股暗流最具代表性的符号。

  在它的背后,我们能看到资本的身影。一些依赖于特定产业链的资本集团,乐于见到这种排外情绪,以便打压竞争对手,攫取超额利润。

  我们也能看到官僚主义的魅影,一些懒政怠政的官员,也乐于将群众的怒火引向外部,以掩盖自身的失职与无能。

  当一种“爱国主义”不再指向压迫者,反而指向自己同样受压迫的同胞;当一种“民族自豪感”演变为对他国的无差别歧视和仇恨时,它就已经走到了爱国主义的反面,正在向法西斯主义无限靠拢。

  这是我们今天必须高度警惕的危险。


  告别狭隘的民族主义,绝不意味着放弃爱国主义。

  恰恰相反,一个真正的马列毛主义者,必然是最高尚的爱国者和最坚定的国际主义者的完美统一。

  他的爱国,是爱这个国家的人民,爱这片土地的劳动大众,他要为捍卫这个人民的国家、为实现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终身,乃至牺牲生命。

  他的国际主义,是懂得本国的解放事业,与全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休戚相关。

  他懂得“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伟大真理。

  他的心中,没有狭隘的“民族之别”,只有鲜明的“阶级之分”。他的视野,超越了国界、肤色和语言,投向了那个唯一的、真正的敌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在各国的代理人。他的目标,是团结全世界90%以上的、所有受压迫的人民,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向着那个旧世界,发起最后的总攻。

  今天,当我们面临着帝国主义越来越严酷的围堵和打压时,是选择用狭隘的民族主义去进行同态复仇式的嘶吼,还是用毛主席的“世界人民大团结”思想去重新团结我们的朋友、分化我们的敌人?

  答案,不言而喻。

  让我们抛弃那些廉价的、只会让我们陷入孤立的民族仇恨吧。

  让我们重新唱起那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用它的最后几句,来作为本文的结尾: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全文完}---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