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易:他创造了历史
一直以来,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说是历史选择了毛主席,甚至有一本书就叫《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对此,笔者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思来想去,才发现是主次颠倒了——不是历史选择了毛主席,而是毛主席创造了历史。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八七会议后三个月内,中国共产党领导了22次武装起义,但均告失败,失败的原因就是效仿俄国十月革命,攻打大城市。
事实上,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后,党内是存在两种力量的:一种力量是土生土长的、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走出来的、也就是毛主席为代表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了解中国革命和中国国情的革命家。另一种力量,则是从欧洲、苏联留学回来的对马、恩、列、斯背得滚瓜烂熟的那批人。
正是在那批人的主张、领导和指挥下,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武装起义均以失败告终,极大消弱了中国共产党的有生力量,使革命陷入低谷。
在革命陷入迷茫之际,毛主席召集在秋收起义中被打散的部队,红过三湾改编后,上了井冈山。
在井冈山,毛主席亲自领导并指挥了三次反围剿,均取得重大胜利,建立了广阔的革命根据地,创立了"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然而,就在毛主席开辟的革命根据地日益壮大的时候,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呆不下去的那批人悉数来到了苏区。
那批人在1931年11月召开了赣南会议,在1932年10又召开了宁都会议。在这两次会议中,从欧洲回来的那批人这个讲马克思说,那个讲恩格斯说,从苏联回来的那批人,这个讲列宁说,那个讲斯大林说,说来说去,把从山沟沟里来的毛主席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领导权全给剥夺了。
然后,那批人开始用马克思说、恩格斯说、列宁说和斯大林说来指挥第五次反围剿。结果,马克思说,恩格斯说,列宁说,斯大林说,共产国际说,把中央苏区几大革命根据地说得丧失殆尽,把近30万红军说剩下8万。
然后,那批人带着8万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还是这个讲马克思说,那个讲列宁说,说到湘江一战,8万红军又说没了5万。
5万红军指战员的鲜血,把湘江水都给染红了。
剩下3万红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那批人眼看性命不保,这才信了毛主席一回——通道转兵。
九死一生的那批人这才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乃至共产国际说的在这里根本不管用,还是土生土长的毛主席说的管用,于是就召开了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那批人把毛主席推上了历史前台。
因为那批人在生死攸关之际,实在不知道何去何从。
后面就不用说了。
毛主席曾对斯诺说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就是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一年,毛主席就完成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他此后的行动指南就是马克思主义。
那么,马克思主义也好,列宁主义也罢,为什么在那批人那里不管用,在毛主席这里却管用呢?
因为扎根于中国的毛主席比那批人更了解中国,他把马列主义理论跟中国国情联系起来,把马列主义中国化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现在人都会认为就那么回事。可当时,又有谁想到了呢?
没有人想到,中国历史就不是这样写的了。
可毛主席不但想到了,而且做到了。所以,不是历史选择了他,而是他创造了历史。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