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先生,请原谅我们还未抵达理想
昨天是4月28日,李大钊先生就义的纪念日。
今天,翻阅到一篇缅怀他的文章,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文章讲述了他短暂却辉煌的一生,讲述了那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如何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点燃起希望的火种;也讲述了他最后坦然走向刑场,毫无惧色的英勇就义。
字字句句,仿佛穿越百年烟尘,扣击着人的心灵。
读着读着,我忽然想起电视剧《觉醒年代》里的一幕。
那是在北方寒冷刺骨的工棚里,他用铿锵而温暖的声音讲道:“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剩下的八小时,属于我们自己!”
那一刻,没有条文的冷冰冰,也没有口号的空洞浮夸,有的只是最简单而质朴的诉求——让劳动者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属于自己的生活,拥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幸福。
那个年代,“八小时工作制”是多么遥不可及的梦想啊。
可是有人相信,有人坚持,有人为了这个信念,甘愿燃烧自己。
一百多年过去了。
今天,我们有了写在纸上的《劳动法》,有了表面推行的“八小时工作制”,有了更完善的权利条款。城市里高楼林立,科技飞速发展,交通便捷,资讯流通,似乎一切都昭示着: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文明和进步的时代。
可当夜深人静,回望身边,便又不得不承认:某种更隐秘、更精巧的掠夺,还在继续着。
加班,成为常态;996、007,变成了“拼搏”的代名词;人在工位上熬着,人在屏幕前卷着,人在无休无止的压力中奔波着。
"八小时属于自己"的梦想,早已在无声中被压缩、被侵蚀。
属于自己的那八小时,多少人被迫拿去加班、拿去兼职、拿去无尽焦虑;而原本该属于生活、属于家人、属于梦想的时间,成了疲惫地瘫倒、焦虑地刷手机、机械地等待下一个工作日的空白。
表面上,好像什么变了。
实际上,又好像什么也没有变。
资本换了新的外衣,剥削换了更隐秘的面目,而劳工、普通人,依然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默默支撑着整个世界的运转。
所以,纪念李大钊,不只是为了感动,不只是为了肃穆地缅怀一个名字。
而是要在今天,仍然能够记得:
他所喊出的口号,并不是已经过时的旧词;
他所坚持的理想,并不是已经完成的历史任务。
那句“八小时属于我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是沉甸甸的追问:
属于我们的时间,真的属于我们自己了吗?
昨天,我们在纪念;
今天,我们在思考;
明天,我们在选择——
选择在这个看似光鲜,实则暗流涌动的世界里,守住一点属于人的尊严,守住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守住那微小却不可放弃的自由。
李大钊先生曾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他用生命点燃的火种,不该只在纪念日里短暂燃烧;
它应该在每一个不甘沉沦的心里,温柔地、坚定地,一直燃烧下去。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