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的描写,高超的“闲笔”——《金光大道》文学赏析之十
经典长篇小说《金光大道》在故事叙述过程中,有时候会插入一些极其细微的动态景物描写,看上去好像与故事情节没有什么关系,却又耐人寻味。
第一部第七章《严重分歧》中,高大泉找党员村长张金发商议漏网富农冯少怀拉着新买的大骡子招摇过市对翻身农民“示威”之事,以及帮助翻身农户解决春耕困难之事,两人产生严重意见分歧,这时:
“夜间很冷,有点小风,虽然摇不动树枝子,刮不起生土,却‘爽’的挺尖厉。天空上缀满了小星星,土墙边几块玻璃瓶子的碎片一闪一现的。……”
这种清冷的氛围,是早春夜晚乍暖还寒的真实写照,似又映衬出思想分歧的两人的心情:高大泉想要与张金发一起带领翻身农民克服困难、共同发展的热心,遭到了张金发只想自己“发家致富”、漠视广大翻身农民困难的冷风。“很冷”的“小风”,或许正是这两人以后渐行渐远、尖锐对立的先兆吧。
第一部第十七章《小雪花》中,高二林和钱彩凤在村俱乐部第一次单独相处,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这两个本质上心地善良的青年,由于社会生活看法的契合,初步萌生了自己都没有明确意识到的对对方的好感,又时不时因拘束、腼腆而陷入沉默,以致能听见:
“汽灯咝咝的响声,好像三伏天从野外传来的蝉鸣;火苗呼呼地飘动,好像调皮的小孩子吐舌头。一朵雪花,乘驾着小风,飞了进来,落到高二林那件新棉袄袖口上,化成了水珠,立刻又消失了。……”
一朵雪花随风飘落、消融不见的景象,是两个年轻人在找不出话题的尴尬中所看到的,还是作者借以含蓄地“比兴”两人拘束而又恬适的微妙情愫?
第一部第十九章《浑身是劲》中,写邓久宽从北京做工结束后返回家乡,经过土改时分给他的土地,“抓起一把土,在手心里掂着,如呆如痴地看起来”,此时:
“金色的太阳,把沟边的树影子投进垅沟里,筛漏下条条缕缕的光点,在他那宽阔的肩膀上涂抹着。小风徐徐地摇摆着垅沟里的绵软的枯草,又把一片红色的叶子缓缓地托起来,围着他打个转,再升腾到高爽碧蓝的天空。……”
挚爱土地的农民邓久宽,来到几辈子梦想、第一次得到的自家田土里,心境自然会像这春风暖阳场景一般爽朗,他的喜悦之情,应该正如那片红色的叶子一样升腾而起。
第二部第一章《小苗绿油油》中,写芳草地村互助组成立后的初夏时节,地里的青苗即将拔节,一夜大风后,芳草地村外:
“在这万千生命欢腾的绿色天地里,一辆自行车停放在路边,闪耀着云霞的光彩;一双纳帮的、钉着皮掌的大鞋放在土坡上,一只透明的小螳螂坐在鞋口上,悠然自得地梳理着银须......远处的田地里,有两个人肩并肩地弯腰忙碌,从西而东,一边向前移动,一边热烈地说着话。…… ”——那是高大泉和田区长正在地里扶苗、铲土,谈论芳草地村粮食生产和巩固发展互助组的话题。
一只可爱的“透明小螳螂”,坐在高大泉的大鞋上,“悠然自得梳理银须”,这场景可看作是“万千生命欢腾”的自然界生机勃勃的具体表现,或许也是芳草地互助组经风浪而终成立,暂时风平浪静,定有勃勃生机的象征吧。
第二部第七章《将计就计》中,区政府给高大泉互助组发放临时贷款,帮助他们添置牲口车以发展生产,暗藏的逃亡地主范克明暗中造谣,挑唆自私贪利的中农周士勤以成立互助组为借口公开吵闹、争贷款,企图以此破坏高大泉和互助组的声誉,阻挡互助合作事业发展。高大泉决定将计就计把贷款让给周士勤,促成周士勤等人组成互助组,扩大芳草地村的互助合作事业。朱铁汉对此不同意,高大泉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朱铁汉仍然想不通,忿忿离去:
“高大泉面对朱铁汉的背影楞楞地站了一会儿,转过身来,……他发现脚下有一棵被风吹倒的小苗,就弯了腰轻轻地扶起,从周围扒了点土倚住。一只翠绿透明的蚂蚱从他的手背上跳过去,一片野草的花瓣沾在他的袖口上。他直起身,接着往前走。……”
一只蚂蚱从手背上跳过去,一片花瓣沾在袖口上,这是田间劳动的常景,但清新淡然的描述中,又似乎映射出高大泉在面对内部误解、争议时的胸有成竹、坦然自若。
《金光大道》是一部场景宏阔、思想丰富深邃、故事发展跌宕起伏紧张激烈的巨著,上述简洁而细微的景物描写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呈现,水乳交融,使故事叙述由洪波激荡暂入细流潺潺,得张弛有度之效;另外,那种似有若无的象征、比兴意味,含蓄蕴藉,令读者感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又难言”之妙;同时,细致入微的小景物呈现,又类近于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增加了场景的画面感。这种文章结构、故事叙述中的“闲笔”,文法极为精妙,风采颇具洒脱,运用却有难度,古今中外罕见,是作者浩然的创举,反映出他高超的文学驾驭能力。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