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腐败,从不参加劳动开始

作者:寒牛出栏 2025-09-15 210

  “干部一参加劳动,许多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修正主义的根子就在这里,至少可以减少贪污多占的问题,可以了解农业生产。要使支部的领导放在劳动者、劳动积极分子的手里。县、社两级干部也要参加劳动。支书不参加劳动,还不相当于保甲长?”

  ——来源于1963年5月7日毛主席同参加讨论《关于目前农村工作者中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工作人员进餐时的讲话内容

  寒牛解读:

  伟人懂农村,伟人善治吏。

  这话放在今天仍然有价值,对基层干部管理仍然有参考价值。

  这些年,国家重拳治理腐败,但干部贪腐行为屡禁不止,给人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感觉。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的通报显示:

  “202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44.4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104.4万件次。……处分省部级干部53人,厅局级干部2450人,县处级干部2.1万人,乡科级干部7.4万人,一般干部8.3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3万人。”

  “202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45.2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105.7万件次。……处分省部级干部49人,厅局级干部3144人,县处级干部2.4万人,乡科级干部8.2万人,一般干部8.5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7万人。”

  “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56.3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100.7万件次。……处分省部级及以上干部73人,厅局级干部3838人,县处级干部3.1万人,乡科级干部11.2万人,一般干部12.8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61.3万人。”

  从2022~2024年的反腐败数据来看,党中央铁腕治腐的决心和行动,的确让人民群众刮目相看,令人肃然起敬。

  从严治党、铁腕反腐,已成功取得群众的信任,赢得了民心。

  但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干部顶风作案、违法乱纪、贪污腐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从根子上讲,就是干部不参加劳动所繁衍出来的问题,导致很多干部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不懂人间疾苦。

  这里的劳动,主要指体力劳动。

  有些人会讲,干部在会议室里面开会,研究国家相关政策,领悟中央重要精神,批示签写各类文件,也是在劳动啊。

  只不过,干部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也是在劳动嘛!

  总不能让干部放下正事不干,去下田帮农民割稻子,帮快递小哥送外卖,给车间工人打螺丝吧?

  这些讲得都是事实!

  但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点的因素,那就是干部的角色、地位和作用。

  什么是干部?

  他们是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科学、文化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担任领导或管理工作的公职人员。

  他们是社会精英中的精英。

  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员中的佼佼者,在任何时代都要起到先锋的模范的带头作用。

  他们在党和国家的事业中要取到领导管理作用。

  从管理的角度,干部们最应该深入到基层,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具体工作,才能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才能巩固好干群关系,才能传承好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

  干部了解社会真实情况,有了大量而广泛的劳动经历,制定的相关政策,肯定会坐在办公室里面接地气,更容易提高行政办公效率。

  这样做,干部慢慢就减少了主观主义,少了官僚主义的作风,没有这些坏的习性和作风,基本上都是称职的干部,大概率都是深受人民群众尊敬的公仆。

  《韩非子》:“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意思是说,贤明君主手下的官员,宰相一定是从地方基层官员中提拔上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涌现出来的。

  贤能的领导人,在提拔干部时,要重视干部的基层经验,只有经历过基层历练的人,才懂人间疾苦。

  这也是党中央,把很多大学生送到农村和社区去历练的原因所在。

  干部在基层工作,一定会接触到广大群众,这样才有群众基础,懂得如何处理干群关系,才能做个称职的干部。

  在我党历史上,人民群众路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方法论,已上升到治国理政的哲学高度,已形成系统化的理论。

  故此,每个干部,都要懂群众路线思想,都要具备维护良好干群关系的素质和能力。如果这点本事都没有,就不要做干部,直接回家种红薯,进厂打螺丝得了。

  否则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怎么才能维护好干群关系呢?

  其实很简单,工作态度要温和,不要摆做官的架子,做群众工作要有耐心,最好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那么,如何才能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同他们一起参加体力劳动,彼此形成了某种生产关系,阶级情感自然就拉近了。

  大家混熟了,自然就打成一片,掏心掏肺的话都能讲。

  现在的干部,很少参加体力劳动了,下基层走访群众,也只是走个过场,说几句客套话就完了,很难同群众建立更深厚的情感。

  在另一个场景中,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面目来。

  为什么有些干部同资本家就能打成一片呢?

  因为资本家手里有四样“武器”,美女、美酒、美食、美金,大部分人都经受不起它们的诱惑,有了这四样东西,部分经不起诱惑的干部,很快就同资本家打成一片了。

  历史实践证明,县、乡、村三级干部,不参加任何体力劳动,很容易脱离工人农民,就无法深刻理解底层劳动人民的难处,更谈不上共情。

  举三件很有代表性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有部分地方政府,还在禁止农民焚烧秸秆杂草,其理由是破坏环境,防止引发火灾。

  农民焚烧秸秆杂草,不仅可以杀死虫卵,减少农业虫害,还可为庄稼地提供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是农业生态种植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的人会说,农民可以深翻土地,把秸秆杂草直接埋在地里,同样具有改善土壤的作用啊,这样也很生态环保。

  过去用牛耕田,农民是可以做到深翻,把秸秆杂草埋在地里,发酵十天半个月的时间,等秸秆腐烂得差不多,再复耕土地就行。现在都是拖拉机打田,秸秆杂草不清理掉,只会卡塞农机,是很难深埋的。

  另外,种植晚稻时,农民都是抢时间播种,没有那么多时间发酵秸秆。最方便的办法就是趁大晴天晒干,原地直接焚烧,顺带把水稻茬也烧掉一点,方便拖拉机打田。

  但现在的干部不下地打田了,能站在田埂上看一看,就算很好啦。

  第二件事情,把农民的猪圈给扒了,严禁农民养猪。

  这个就更匪夷所思了。

  搞集体的时候都允许社员养猪,单干都搞了几十年,还不能让农民养猪。理由很牵强,养猪不卫生,破坏乡村环境,破坏了新农村的形象。

  农民在家里种地,只种几亩田,不养猪不养牛,少了很多收入来源,也少了有机肥。农民散养几头猪,好比是强行储蓄,养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多多少少都能赚点钱,日子有个盼头。

  农村80和90后两代人,大部分人的学杂费,都是靠父母养猪赚来的,很多人都有打猪草、切猪草的经历。

  自打工业化养猪之后,资本就逐渐垄断了国内的生猪供应市场,把农民散户养猪彻底给团灭了。很多农民少了收入来源,城里的群众再也吃不到香喷喷的猪肉了。猪肉、排骨价格上涨了,但猪肉质量却严重下降了。

  现在很多农村又恢复了政策,农民可以养猪了,但是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并不高。

  主要是因为要重新修建新的猪圈,需要一大笔开支;二是猪种源头被垄断,猪仔成本和饲料成本很高;三是竞争不过工业化养猪场,养猪的收益大于风险。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农民就失去了养猪的积极性,仍可进城打螺丝,也不再养猪了。

  第三件事:交警狠抓超标电动车。

  在全国各大城市,交警狠抓超标电动车的事情,仍时有发生。

  前不久,特区交警就忙得汗流浃背,他们顶着炎炎烈日,吸着浓浓的汽车尾气,在各个路口路旁抓超标电动车。

  交警狠抓超标电动车,主要是为了维护城市交通秩序,确保广大市民交通出行安全,减少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总之,理由堂皇而充分,为人民服务。

  当然,基层交警只是具体工作执行者,他们也是烈日下的牛马。问题出在干部层面,是相关干部头脑发热、草率决策的结果。

  如果相关干部是真心诚意改善市区交通秩序,那么完全可以给每台电动车上牌。超标电动车,按摩托车、机动车一样对待,故意违章的直接扣分处理,屡教不改的可以罚款或吊销牌照。

  满大街都是高清摄像头,交通部门要做到精准执法,一点难度都没有,关键在于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没收超标电动车,用拖车拖回交警大队,隔日群众来交罚款,又可以继续上路。

  请问有什么意义?

  除了某部门创收之外,增加了群众的负担,阻碍了群众正常工作生活,对改善城市交通一点帮助都没有。

  上述这些问题的荒谬发生,其背后都是干部脱离了劳动,脱离了农民工人的劳动生产,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导致的。

  他们有五险一金,他们有高温补贴,他们有丰厚的年终奖,他们有巨额退休金,但他们却不懂底层老百姓的疾苦。

  还有一个敏感的问题。

  现在的村支书,有多少是真正的种地农民?有多少是积极的劳动分子?有多少是农村致富带头人?

  当然,时代变了,农村治理并不是要萧规曹随,可以有新思路和新办法。

  但是本质的东西和原则性的东西不能变。

  什么是原则性的东西呢?

  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例,过去是叫人民公社,后来改叫村委会,现在改叫党群中心。无论农村基层党组织名称如何更变,但是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

  压迫农民的事情不能做,剥削农民的工作不能搞,让农村变得更美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政治理想不能丢。

  村支书是农村基础党组织的“扛把子”,是村里的话事人,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归他管。有些事情,他不签字盖章,群众还真办不了。

  村支书的人选,要听一下民意,委任前要去村里搞下调研,了解一下他的群众口碑如何。不能光看钱,还要看品行,讲群众口碑。

  基层民主,还是要讲点,要不然根都烂了。

  品行好,讲原则,能力差点的村支书,至少不会贪污腐败,不会乱搞乱来,能维护村庄的安宁祥和。

  品行差,只看爱钱,热衷于向上社交,在群众面前摆架子,这样人担任村支书,就不要指望他能帮农民办实事,十有八九都是蛀虫。

  “要砍掉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加上一个参加劳动的办法。不劳动,不能和农民打成一片,老百姓就不信任你,不和你讲真话。”

  干部腐败,从不参加劳动开始。

  刚开始很多人理解不了,但多读点历史书,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再看看当今贪腐分子的德行履历,才会明白伟大教员讲话的真谛所在。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