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良:高僧看待死亡就像常人看待睡眠一样

作者:张宏良 2025-09-22 402

张宏良:高僧看待死亡就像常人看待睡眠一样

  看到毛主席和高僧喜饶嘉措谈论生死轮回问题,感到特别有意思。只是不知道这位高僧喜饶嘉措是否真的已经达到了参透生死的境界。其实这是一个语言无法解释的问题,因为语言是理性认识的工具,而轮回是悟性认识的对象,高级认识形式可以解释低级认识的内容,但是低级认识形式永远解释不了高级认识的内容,就像大学生能够解释小学生算术,而小学生解释不了高等数学是一个道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悟性认识,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排列的顺序,理性认识解释不了悟性认识的内容,同样,感性认识也解释不了理性认识的内容,比如什么是真理,就是眼耳鼻口舌等感性认识形式永远解释不了的,但是理性认识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真理就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这个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讲,一般具有东方文化底子的青年人都能够接受,而那些喝了点儿洋墨水,受到西方文化污染的学生总是愚钝难懂。这两天就有一个学生因为这个问题而不得不离开了。

  ​由于人的认识有三个层次,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悟性认识,各个认识层次有各个认识层次的功能,感性认识辨别善恶,理性认识辨别真假,悟性认识辨别美丑,其中生命轮回就属于悟性认识的内容,是属于理性认识的语言解释不了的,就像语言解释不了美丑一样,无论是自然科学的数理逻辑还是社会科学的概念逻辑,都解释不了什么是美,而美感却是任何人哪怕是文盲都具有的感知能力。之所以我们普通人都怕死,而高僧却是视死如归,把死亡看作睡眠一样,只要休息够了就会再次醒来,只是再次醒来后就会在另一个地方。由于得道高僧达到了悟性认识这个层次,已经开悟了,所以完全知道死亡和睡眠一样,还会再轮回醒来。而我们平常人只是处于理性认识这个阶段,由于理性认识在睡眠中是连续的,醒来以后我们仍然能够看到现在的一切,所以我们普通人看待睡眠就像高僧看待死亡一样,醒来后生命依然存在,所以我们不怕睡眠只害怕死亡。因为死亡后我们的理性认识是断开的,只有悟性认识是连续的,是我们普通人没有达到悟性认识这个阶段,所以轮回转世后一切都是陌生的,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才会害怕死亡。一旦人们的认识由理性阶段飞跃到悟性阶段,自然就会看破生死关,不会再恐惧死亡,就会像那些得道高僧一样视死如归,把死亡看作是回家。

  看到这里可以明确告诉大家,生命是不死的,人们死去的只是身体,而不是生命,生命和身体是两回事,就像电流和电线是两回事一样,电线是电流的载体,电流离开电线就会消失,身体也是生命的载体,一旦身体死亡生命就会消失,再去找一个新的载体,这个过程就是佛家讲的生死轮回,就是老百姓讲的投胎转世。可见生命是永恒的,身体是有生有死的,就像自然界的四季轮换一样,生命达到一定阶段,就像人们到了一定季节一样,需要更换衣服,夏天穿汗衫,冬天穿棉衣,至于更换什么衣服,那是由各个人自己决定的,你自己准备的什么衣服,到时候就只能换什么衣服。如果你一生做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类求解放的好事善事,“视死如归”后的归处就是上天堂,如果你是为精英集团剥削阶级卖命欺压百姓,你死后的归处就是下地狱。

  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东方文化所讲的投胎转世,和西方文化讲的天堂地狱,只是一个比喻,因为语言无法表达悟性认识的内容,所以不得不采取一种比喻的方法,而比喻只能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来比喻,这种比喻就像给瞎子讲颜色一样,就算是累死也讲不明白,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康德和释迦牟尼遇到了同样的困惑,就是他们都看到了理性认识的语言永远无法表达只有悟性认识才能看到的生命本质(即事物的本质),最后康德走上了绝望的“二元论”,释迦牟尼也只能彻底作罢,用一句“佛说不可说”,说出来的都不是佛法,彻底否定了留下来的所有经文。虽然普通人由于无法跨越语言障碍无法明确告诉人们善恶真假美丑对生命轮回的作用,但是人类向往真善美的天性注定了人们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告诉大家,所以才不得不采取了投胎转世、天堂地狱这些人类能够理解的幸福和恐惧,来告诫人类要弃恶向善,追求美好理想。这就是千百年来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始终没有迷路,一直沿着由低级到高级的文明之路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且每到十字路口的关键地方,总是有已经融入人类这个大我之中的开悟伟人打开红绿灯指出正确的发展方向。马克思、毛主席就是这样的开悟伟人。

  谈到这里或许那些自私之人已经蠢蠢欲动,想知道生命不死的方法窍门是什么,在此我们需要回答的是,虽然生命不死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追求生命不死的人其实他已经死了,现在活着的是一个和动物没有区别的纯粹肉体,而不再是人体,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那些和尚永远成不了佛的原因,因为他们修的是自己那副臭皮囊,越修距离生命越远,最后就是把自己修成一个畜生。到目前为止,真正能够把生命永恒的方法说明白说透彻的只有一个人,就是雷锋。雷锋那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就是生命永恒的不二法门,超过了包括佛道两家的所有宗教经典。上千年来佛家在探索生命本质方面,道家在探索长生不死方面,可以说是穷尽了各种方法,留下了汗牛充栋的浩繁经文,但是对于如何实现生命永恒这个问题,都没有雷锋这一句话说得透彻明白——人的小我只有融入到人类这个大我之中,生命才能够实现永恒。这就是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意义。

  2025年9月21日

张宏良:高僧看待死亡就像常人看待睡眠一样

张宏良:高僧看待死亡就像常人看待睡眠一样

  张宏良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6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张宏良
张宏良
中央民族大学,学者、时评人